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朝历代亡国之因

    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朝历代亡国之因 (第3/3页)

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他说要打仗,大明的百姓就恨不得自带干粮去打仗,他说要修路,大明的百姓也能自带干粮去修路,民心所向,江山万年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问题是别看朱劲松现在多么英明神武,可是等他到了晚年是否还能一样英明神武?到时候,天底下的老百姓还能像现在这样儿拥护他吗?

    或许有人说能,毕竟刘野猪那么能折腾,到后来也不过是下了一道罪己诏,原本已经要出乱子的大汉就再一次安稳了下来,所以,朱劲松哪怕晚年瞎折腾,大不了也可以下一道罪己诏嘛。

    但是,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之后呢?

    假设朱劲松一直都这么英明神武,等朱劲松的儿子出生之后,天底下的老百姓也会因为朱劲松的原因而拥护朱劲松的儿子,就像长安的百姓拥护戾太子刘据一样,可是谁又敢保证朱劲松的儿子就一定能像朱劲松一样英明神武?

    请好的老师教育?朱劲松言传身教?

    别傻了,朱元章给朱允炆留下了多强横的班底?亲自带在身边教了多少?结果朱允炆不一样失了江山。

    那么,说天下没有万年的江山,请陛下您老人家看开点儿?

    这不是找死么!

    所以,对于朱劲松的问题,一众大老们谁都没敢接话,哪怕是朱二旦和朱三顺这两个亲兄弟也没敢开口说话。

    朱劲松再次敲了敲桌子,望着曾诚和朱二旦等人问道:“咱们换个说法吧——历朝历代,大多是因为什么而亡的?”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朱二旦当即就叫道:“这个问题我知道!皇兄曾经说过,历朝历代之所以会亡国,大多都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了,而百姓活不下去的原因,又大多都在于土地兼并。”

    朱劲松笑着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还有呢?”

    朱二旦一愣,问道:“还有?”

    朱劲松嗯了一声,说道:“历朝历代皆有成法,除了大送以外,历朝历代无不严禁土地兼并,只是开国初期尚好,一旦过上三五代人,这抑制土地兼并的法子就要失灵,这又是为什么?”

    “或许你会说是官吏腐败,勾结地方士绅,可是历朝历代当中,也不乏类似锦衣卫和御史衙门的存在,为什么就能出现官吏腐败和勾结士绅事情呢?”

    连续问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朱二旦当即就有些傻眼了,朱三顺却皱着眉头道:“皇兄的意思是,是因为皇帝管不住朝堂了?”

    朱劲松点了点头,说道:“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基本上都是马上打江山的雄主,也都知道民间的疾苦,而在过了几代人之后,皇帝大多都长于深宫妇人之手,根本不知民间疾苦,又无治理地方的经验,想要湖弄这样儿的皇帝,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所以,历朝历代之亡,跟土地兼并、吏治腐化当然脱不开干系,但是历朝历代的那些皇帝们,也同样都脱不开干系。”

    “就说唐玄宗,先期的英明神武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先不去说,单说他后面做出来的那些事情,他能脱得开大唐亡国的责任么?”

    说到这里,朱劲松也忍不住叹息一声,说道:“朕自认还算是勤政爱民,现在也算是做的不错,然则人力终有穷,如果一个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安定都寄托在皇帝的身上,那么这个皇帝又能撑多久?这世上,终究只有一个洪武皇帝,而即便是洪武皇帝……”

    再往后面的话,朱劲松没有直接说。

    人亡政息。

    朱老四的雄才大略自然不可否认,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章时期还能允许以民告官甚至捆了官员进京告御状,到了永乐之后就已经指望不上了。

    而且,即便是朱元章和朱老四这样儿的雄主,治下也照样没少的了有人造反的戏码。

    朱劲松道:“既然单纯的指望一个皇帝不行,那如果把皇帝之权分到内阁呢?”

    PS:拿《大唐:摊牌了,我就是渣男驸马》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