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绝不姑息!

    第五百三十章 绝不姑息! (第2/3页)

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黑龙江垦区,松江府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其后在京师、松江府的影响下,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

    这时候到农村去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理想而付出一腔热血的志愿青年。

    直到陈医生那首歌的后期,图书管理员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并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的活动也随之大规模展开。

    但是真要是深入研究下去,就可以发现这场活动的真实目的以及被针对的那些人。

    正如朱皇帝现在极为恶心头疼的问题:谁家里还有没有个跟着皇帝打天下的爹或者爷爷、姥爷?打天下的时候流过血,治天下的时候流过汗,现在享受享受怎么了?

    所以才会有再教育的说法。

    在此之前的某位光头校长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那位喜欢在日记里抗敌、在地图上开疆的光头校长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反*,亡*,不反*,亡国。”

    连图书管理员和光头校长都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现在就这么赤果果的摆在了朱皇帝面前。

    直到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朱皇帝才叹了一声道:“查吧,一查到底,朝廷要查,五军都督府要查,布政使司和各地驻军要查,农会也要查,查到一个处理一个。”

    曾诚心中一惊,忍不住躬身劝道:“陛下三思!若是真个一查到底,只怕会牵连到十数万人,这……”

    迟疑一番后,曾诚最终还是一咬牙一跺脚,躬身道:“若陛下真个想查,还请先从五军都督府查起,待五军都督府清查过后,再查农会!”

    刘鹤鸣也跟着拜道:“请陛下先查军府!”

    天地良心,曾诚让朱皇帝先查军府并不是让朱皇帝先啃硬骨头,刘鹤鸣让朱皇帝先查军府也并不是向以曾诚为首的文官集团低头,而是两人都希望朱皇帝能先把军队清理一遍,等把军队都收拾利索、在保证军队忠诚的情况下再清查地方上的农会。

    然而让曾诚和刘鹤鸣都没有想到的是,朱皇帝居然笑着摆了摆手:“不必了,朕既然要查,就直接从朝廷和五军都督府一起查,直接查到农会,查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曾诚和刘鹤鸣正打算再劝,朱皇帝却冷笑道:“你们两个回去后告诉他们,大明朝廷不要朕,朕就去孟良崮,要是孟良崮那边也不要朕,朕就再上一次玉皇山!”

    当朱皇帝的话音落下后,曾诚和刘鹤鸣忍不住对视一眼。

    两个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当朱皇帝说出来重上孟良崮的那一刻起,今天这事儿是彻底完犊子了,无论是谁牵扯到这场风波之中,最终的命运就只有掉脑袋一途,某些踩了线的倒霉蛋甚至有可能会被抄家灭族。

    等曾诚和刘鹤鸣离开了乾清宫后,浑身充满无力感的朱皇帝也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曾诚和刘鹤鸣想到的那些问题,朱皇帝也同样都想到了,朱皇帝也清楚一次处理近十万人的大案到底会在大明掀起什么样儿的轰动——就算是有人站出来举起反旗都毫不奇怪!

    当然,如果单纯的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来说,其实法不责众是好事儿,任由某些人挖开堤坝其实也是好事儿——没有苦的衬托,谁又能知道甜是什么味道?

    只不过,朱皇帝最终还是决定全部处理掉。

    所谓的法不责众,其实更像是洪水和堤坝的关系。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任何人负责的堤坝都有溃堤的风险,只有严格落实责任到每一个人,才能督促着所有人都努力加固堤坝。

    如果因为所谓的法不责众就任由某些混账勾结起来挖空堤坝?因为那些混账王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