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第五百七十三章 (第2/3页)

   比如在公元17世纪初的波俄战争中,波兰就凭一己之力击败了俄罗斯和瑞典的联军,并且最终攻占了熊大家的莫思科,也为日后波兰和熊大的世纪恩怨埋下了伏笔。

    可惜的是,波兰的再一次雄起就像是回光反照——多年的对外扩张极大地损耗了波兰的国力,从17世纪中叶开始,波兰先是东败于俄罗斯,丢掉了大半个熊二;后来又遭瑞典王国入侵,国内财富被洗劫一空,等到了18世纪,波兰已经衰落成二流国家,不要说争霸欧陆,就连保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都成问题。

    1772年(即钱聋三十七年)8月,普、奥、俄三国在彼得堡达成协议,让波兰成为三家的“受保护国”,以波兰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充当保护费。

    此时的波兰老表,已经踏在了亡国的边缘。

    直到朱皇帝起兵车翻了大清,又跟沙鹅在东西伯利亚以及中西伯利亚连打几场,强行收回“大明北山布政使司”、“大明燕然布政使司”的时候,波兰老表才能借机翻身,趁着沙鹅被大明狂揍之后的虚弱期收复了一些失地。

    纵观波兰的千年历程,无疑是充满着辛酸,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期间虽然也有过睥睨纵横的辉煌时代,但大都没能持续太久。

    大多数的日子里面,波兰扮演的都是一个弱者的角色,德意志、蒙古人、俄罗斯、瑞典,各方强者时而轮番上阵,时而群起而攻,打得波兰鼻青脸肿,毫无还手之力。

    “欧洲裹脚布”,倒也名副其实。

    而波兰之所以总是挨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波兰老表的地理位置——波兰老表地处欧罗巴各方势力拉锯纠缠的核心地带,无论是东征还是西进,波兰老表都是那些大国势力出门的必踩之地,而且波兰老表家的地形多以平原为主,无险可守,给入侵者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波兰老表的邻居们都是狠角色,无论是德国、奥地利、瑞典还是奥斯曼帝国、大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够波兰老表喝一壶的。

    波兰老表在历史上的那些所谓强盛时代大都是出现在这些大国崛起的缝隙中,一旦他们成功崛起,波兰老表就只能立正挨打。

    比如前面提到的条顿骑士团,虽然一度沦为了波兰老表的附庸,被波兰老表们各种收拾,但是到了18世纪,崛起的普鲁士王国就成为了瓜分波兰的主力军。

    再比如波兰曾暴揍大毛甚至一度攻占了莫思科,然而这并不是因为波兰老表有多强,而是因为当时的大毛正好处于虚弱期,沙皇宫廷遭到波兰遥控,和地方势力矛盾重重,根本就无力顾及外部纷争。

    而后等到大毛解决了自家的内部问题,腾出手来之后随手就把波兰老表给收拾了,甚至于那时候波兰都不算是大待的主要对手,人家眼里更看重的是瑞典和奥斯曼。

    】

    简单来讲,波兰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身处于大国夹缝之中,是典型的四战之地,而那些周边的邻居又都是惹不起的存在,就算是挨揍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夹缝国家都会挨打。如果这个国家会审时度势,能够合理游走与邻里之间。不仅不会挨打,还能左右逢源,获得不少的好处。然而,想要创造这样的局面,需要有不俗的战略眼光和外交才能。而波兰老表显然不太擅长这方面。

    以小破球第二次全面开片时期的波兰为例,其之所以会被毛熊和德三瓜分灭亡,与自身糟糕的骚操作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波兰老表先是趁着德国战败割地的机会,从德国手里拿到了大量的失地。其中就包括位于东西普鲁士之间,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失去“波兰走廊”让德国被一分为二,东普鲁士成为了德国的一块飞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