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咱就是要饭的 (第2/3页)

多将领都是淮西人,是不是先要在濠州设立个学堂?

    这是设立学堂,还是瓜分利益?

    又或者说,学堂的背后,就是利益?

    宋廉心乱如麻,他一个书生,当真是权衡不出轻重,丝毫没有办法,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下去。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还是落在了礼部,张希孟没有收回上书,朱元章也没改变主意,就连李善长都没有转变态度……在这个大明,能说了算的就这么几个人,跟他们集体对抗,那要多大的胆子才行?

    钱用壬只挺了三天,也就坚持不住了,他召集礼部的其他官吏,商量出一个折中办法,递给了朱元章。

    很有趣的是,这一次李善长没有上呈天子,而是让礼部自己去,反正他润了,这事我管不了,你自己想办法吧!

    钱用壬只能硬着头皮,怀着必死之心,来见朱元章。

    “陛下,臣等经过商议,觉得山东新进归附,却是需要教化,在山东设立学堂,也确实应该,礼部觉得可以令山东按察使刘伯温主管此事。”

    礼部低头了?

    朱元章不置可否,只是低头翻看了一下礼部的计划,就忍不住冷笑起来。

    “山东,山东……通篇都是山东!这个复旦学堂,就是属于山东吗?”

    “不,不是!复旦学堂自然是大明的。只是设在山东,方便教化当地……”

    “不对!”朱元章厉声道:“复旦,寓意华夏重兴,天下复旦。寓意驱逐胡虏,走出长夜。如此立意的学堂,你们礼部就算作山东一地,你们太狗胆包天了!”

    朱元章勃然大怒,将礼部的方略狠狠摔在地上。

    “你现在就回礼部,把所有人叫来,给咱拟定新的方略,再拿不出来,就把脑袋交上来!”

    天子暴怒,钱用壬只能抱头鼠窜,狼狈逃走。

    事情到了这一步,一直没有动静的山东方面,平章毛贵,提刑按察使刘基,终于联合山东文武官吏,一起上书。

    他们在上书当中写的很清楚,将复旦学堂设在曲阜,是对山东父老的恩泽……只是曲阜孔家历代以来,绝非山东衍圣公,当年的稷下学宫也是汇聚天下英才。如今在孔府设立复旦学堂,寓意华夏复旦,普天同庆,又岂是山东一地?

    山东百姓别无他求,惟愿竭尽全力,助力办好学堂,供养好天下读书人。

    万万不敢有将学堂据为己有的心思,还请陛下明鉴。

    拿到了这份联名奏疏之后,朱元章的心情稍微好了点。

    直接交给李善长,让他明发各部。

    天子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不过了,事到如今,还敢跟天子对着干,只怕就要成人皮工艺品了。

    “张相,想办成点事,还真是不容易。”刘伯温十分感叹,又道:“那些人胡言乱语,诋毁张相,我以为应该严惩不贷,抓出来几个,明正典刑,才可以昭示天下。”

    张希孟却是没有急着点头,而是笑呵呵道:“伯温先生,你以为这事情就这么成了?”

    刘伯温愣住了,“张相,事到如今,礼部还敢拦着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