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石见银山

    第四十章:石见银山 (第2/3页)

   朱元璋的担心显然是正确的,后面大明宝钞挺了一百多年,因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于正德年间废止。

    “大明宝钞?很好啊,很不错,很方便呢。”朱英随口说道。

    朱元璋顿时无语,而后无奈问道:“咱不是让你夸它,你作为商人,对于宝钞肯定熟悉得很。”

    “你倒是帮咱琢磨琢磨,怎么咱大明的这个宝钞,百姓们就越来越不认了呢。”

    朱英听到这话,说道:“要是认,那才是奇怪了呢。”

    “这是啥意思?”朱元璋询问道。

    “大明宝钞也好,黄金白银也罢,本身并没有价值,又不能当饭吃,之所以能交易买卖,便是人们对他赋予的信任。”

    “大明宝钞的信任,则来自大明官府,金银本身则更加的长远。”

    朱英解释道。

    “大孙的意思是说,是因为百姓们对官府的不信任了?”朱元璋思索后说道。

    朱英迟疑了一下,回道:“也可以这般说吧。”

    “对比黄金白银,大明宝钞虽然更加方便容易携带,但也更容易损坏。”

    “官府对于宝钞,没有发行只有回收,这就导致会出现一个折损。”

    “其次便是准备金了。”

    朱元璋打断道:“准备金是什么意思。”

    朱英解释道:“所谓准备金,便是国库里有多少金银,就印多少宝钞,其中两者之间的相差,不能过大。”

    “凭空生出来的钱财,会导致宝钞的价值不断下跌。便是官府只允许金银兑换宝钞,却不能用宝钞兑换金银,却就造成了这个问题。”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有些不开心了。

    当初大明征伐北元残余的军费,包括大臣们的俸禄,都是由大明宝钞承担的,这要是宝钞能兑换金银,国库里哪有这么多银子。

    朱英见此,笑着从桌面上拿过一个茶杯,将杯中倒满茶水说道。

    “假若这个杯子便是大明,杯中的水,就是大明所有的钱财。”

    而后,朱英在茶杯上加水,让茶水全部溢了出来。

    再说到:“大明官府不断的印刷宝钞,便是如同不断的往这茶杯里加水一般。”

    “那么这些溢出来的大明宝钞,是谁来承担呢。”

    朱元璋见此,眉头皱起问道:“可有何等对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