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

    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 (第3/3页)

    朱英听到这话,却是无法反驳,犹豫了下,便说道:“那便劳烦老爷子了。”

    话虽如此,实则朱英根本没打算在京师找对象。

    对于成家,朱英并不排斥。

    其实他麾下的各个头目,很多都明里暗里催促过朱英成家。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朱英有了后代,他们的心思就更加稳定了。

    这在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很普遍的想法。

    这代表着势力会更加的稳定,因为人有祸兮旦福,真要是主公出了什么意外,还有继承人在。

    大家有效忠的对象,才不会出现太大的混乱。

    就像是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便要马上确定储君人选,也是一个道理。

    朱元璋听到朱英的妥协,笑呵呵的,顺其自然的问道:“大孙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呢,要是咱看到中意的,先帮你合下八字。”

    朱英闻言一愣。

    真要找老婆的话,他不知道是该报前世的生辰,还是报这个身份原本有的生辰八字。

    随即他就反应了过来,本来就没打算在京师成家,自然是要报养父亲子的。

    不过他一回忆,好像对于养父亲子的生辰八字,已然是有些模糊。

    出生的年月日当然知道,就是具体的时辰,一下子想不起来。

    微微停顿,朱英转过话题笑着说道:“老爷子若是寻到了好姑娘,可还是要我见上一面方可。”

    “我这人呐,还是比较注重眼缘。”

    作为后世人,自然不会喜欢现在大明的嫁娶方式,成婚前连自己老婆长啥样都不知道,掀盖头跟拆盲盒似的。

    “好说,好说。”

    朱元璋笑着回道,只是转头的那一瞬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要知道对于古代来说,生辰八字就跟后世的身份证一样。

    而且古人认为,生辰八字代表一生的命数,极为重视。

    便是目不识丁的乡间老农都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生辰八字来。

    然而大孙,很明显的避开这个话题。

    此刻朱元璋可以确定。

    大孙他,

    并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

    一个人,怎么才会忘记自己的生辰八字呢。

    只有一种可能,他失忆了。

    如此一来,所有的一切都能对上了。

    离开茶楼后,朱元璋朝着皇宫过去,同时吩咐道:

    “蒋瓛,立即召六部尚书到华盖殿来,咱有要事和他们商议。”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