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老师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第148章:老师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第3/3页)

属行省。成都县:倚郭[城西偏]。华阳县:倚郭[城东偏]。东南有马军寨巡司。双流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华阳县,十三年(1380)复置双流县,仍属成都府。

    郫县:温江县:新繁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成都县,十三年(1380)复置新繁县,仍属成都府。

    新都县:彭县:元为彭州[无倚郭]。洪武十年(1377)降为彭县,仍属成都府。北有白石沟巡司。

    崇宁县:元属彭州。洪武四年(1371)直属成都府;十年(1377)省入灌县,十三年(1380)复置崇宁县,仍属成都府。

    灌县:元为灌州[无倚郭]。洪武十年(1377)之前降为灌县,仍属成都府。西有蚕崖关巡司。

    金堂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新都县,十三年(1380)复置金堂县,仍属成都府。东南有怀口巡司。

    仁寿县:井研县:元省入仁寿县。洪武六年末(1374)复置井研县,来属成都府;十年(1377)复省入仁寿县,十三年(1380)复置井研县,仍属成都府。

    资县:元资州省入简州,明玉珍复置资州[无倚郭]属成都路。洪武四年(1371)降为资县,仍属成都府。东南有银山镇巡司。

    保县:洪武六年(1373)析保宁县置保县,来属威州。通化县:洪武四年(1371)省入保宁县。

    保宁府:元属广元路。洪武四年(1371)属行省。

    阆中县:倚郭。明玉珍自县东白沙坝徙治府城。

    苍溪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阆中县,十三年(1380)复置苍溪县,仍属保宁府。北有八字堡巡司。

    南部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阆中县,十三年(1380)复置南部县,仍属保宁府。

    广元县:元为广元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广元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广元州,改属保宁府,并省倚郭绵谷县入州;十三年(1380)复置绵谷县,仍为倚郭;二十二年(1389)复省绵谷县入州,并降州为广元县,仍属保宁府。

    昭化县:元属广元路。洪武十年(1377)省入广元州,十三年(1380)复置昭化县,直属保宁府。

    葭萌县:元属广元路。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昭化县时省。

    剑州:元属广元路。洪武六年(1373)改属保宁府,并省倚郭普安县入州;九年(1376)省,十三年(1380)复置剑州,仍属保宁府。

    梓潼县:洪武九年(1376)直属保宁府,十三年(1380)复改属剑州。

    巴州:元属广元路。洪武九年(1376)省倚郭化城县入州,并降州为巴县,改属保宁府;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巴州。北有米仓关巡司驻小巴山巅,后迁大巴山下,又废。

    通江县:元末置通江县属巴州。洪武九年(1576)改属保宁府,洪武年间自赵口坪徙今治,正德九年(1514)复改属巴州。北有濛坝、羊圈山巡司。

    南江县:元为难江县省入化城县。正德十一年(1516)置南江县,来属巴州。东北有大坝巡司。

    曾口县:元末废。

    顺庆府:元为顺庆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顺庆路, 属行省。

    南充县:倚郭。洪武年间自县北之北津渡徙治府城。北有北津渡巡司。西充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南充县,十三年(1380)复置西充县,仍属顺庆府。

    蓬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相如县入州。

    营山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蓬州,十三年(1380)复置西充县,仍属蓬州。

    仪陇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蓬州,十三年(1380)复置仪陇县,仍属蓬州。

    广安州:元为广安府。洪武四年(1371)降为广安州,仍属顺庆府;十年(1377)省倚郭渠江县入州。

    岳池县:渠县:元为渠州。洪武四年(1371)省倚郭流江县入州②;九年(1376)降为渠县,改属广安州。

    邻水县:元省入大竹县。成化元年(1465)复置大竹县,来属广安州。

    大竹县:元属渠州。洪武九年(1376)改属广安州。夔州府:元为夔州路。洪武四年(1371)改置夔州府,属行省;九年(1376)降为夔州,改属重庆府,十年(1377)升为直隶州,十三年(1380)复升为夔州府。

    奉节县:倚郭。洪武九年(1376)省入夔州,十三年(1380)复置奉节县,仍为倚郭。南有尖山巡司,县境有金子山巡司。

    巫山县:大昌县:元省入大宁州。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大昌县,来属夔州府。县境有当阳镇巡司。

    大宁县:元为大宁州[无倚郭]。洪武九年(1376)降为大宁县,仍属夔州。东北有袁溪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