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中都皇城

    第404章:中都皇城 (第2/3页)

五年的时间。

    不过就目前看来,自然能活更长的时间,可到了七十岁,又还能活多久呢。

    这辈子,或许心里头一直指望着这个吧。

    想到此处,朱英心中有些难受,沉沉点头。

    ......

    “这些该死的倭寇,杀得好。”

    “曾经听说过倭寇,没怎么当成回事,哪里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可恶,简直残忍,连小孩都不放过,早知道草原上的规矩,没到车轮的孩子,都是不能加害的。”

    “他们的行为,简直跟畜生无疑,不对,骂他们是畜生,简直是污蔑了畜生,猪狗不如的家伙。”

    “先前我还不明白,为何要起如此多的大军去征伐倭国,隔海相望,感觉吃力不讨好,现在算是明白了,这些渣滓,定要好好教化,让他们知晓甚么叫做礼义廉耻。”

    “希望大军一帆风顺,早些打下倭国。”

    随着第二版邸报的发出,真个京师都开始讨论起倭国来。

    倭寇这个词,在京师大街小巷,成了热议之词。

    邸报上面详细的记载了倭寇在沿海地区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尤其是一些极为凶残的手法,哪怕邸报上只是简单描述,那也是极为骇人听闻。

    跟倭寇比起来,草原的打秋风,好像变得温顺了许多。

    大明百姓的愤怒,彻底的被点燃起来。

    鸡鸣山下,国子监。

    “我就知道,太孙创立邸报,便就是想要彻底掌控民心,三文钱一张的邸报,比之白菜何异,我就不信这三文钱里,还有什么赚头。”

    一名世家子弟愤然说道。

    他的话也得到了许多同窗的赞同。

    “太孙殿下定然是被小人迷惑了,如此巨大之销售量,每日将会亏损多少,听说每日都有百万份邸报售出,即便不算其他项目,这都是一个填不完的大窟窿。”

    “最为主要的是,诸位同窗去外面走走,哪怕是贩夫走卒,竟然都在议论国家大事,他们连大字都不识得,又能懂些什么,满口粗鄙之语。”

    “没错,那些粗野农夫,怎得配得上与我等共谈一事,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罢了。”......

    国子监歇息时间,众多学生议论纷纷。

    现在的国子监非常的热闹,因为去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

    所以在如今的国子监内,单单学生就已经有八千多名。

    国子监作为大明教育学府最高机构,只要能够进来,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攒满五年往上,就能获得一个候补的官职。

    当然真要从官,也没那么容易,只是一般来说有个七年八载的,基本上就能入政了。

    比之中举更加轻松容易。

    当然,想要进入这里进学,可不是说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

    哪怕是个秀才,也不见得有这个资格。

    这里大多数都是勋贵,官员的子嗣,最次也得是京官正七品往上,才有这个资格。

    且关系须在三代以内,远亲就没这个资格了。

    不过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情,族内关系远了,直接过继便行。

    但对于名额,按照品级的不同,也有一定的限制。

    再往上就是皇宫学府了,不过这里主要是为皇子皇孙设立,哪怕是国公侯爵,没有陛下亲许,也不得入内学习。

    在这里还有一小部分的外臣学子。

    像是一些小国的王子之类的,也能来读书。

    这里面泾渭分明,形成很多个圈子,刚才议论的,便算是一个中等圈子,父亲最大的官,也就是六部侍郎之子。

    这番话极为高调,更是涉及到太孙,很多人不由避开。

    其中有一人,面色透露出怒意,拨开人群,直奔过来。

    “刚刚是谁胆背后议论太孙,给我站出来!”

    这人少年书生打扮,却有一股子彪悍之气,俨然不是什么正经书生。

    看到这人出面,周边顿时退避更开了。

    “是常继祖来了,好家伙,这下子事情闹大了。”

    “常家可是太孙娘家,敢这般说,真就是往死里得罪。”

    “这几个家伙,活该倒霉。”

    常继祖,开国公常升之子,常遇春之孙。

    和朱英可算是表兄弟的关系。

    虽然常继祖也就和太孙见过一面,但这并不妨碍他维护太孙的所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