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七日奏报

    第546章:七日奏报 (第2/3页)

个名单给予本宫,到时候本宫再自行决定。」

    五尚书不知太孙殿下这是什么意思,便也只能作揖回道:「谨遵太孙殿下令旨。」

    朱英接着说道:「今日叫诸位过来,是要对各部门进行一番调整。」

    「往后六部事宜,不可大小事情随意上奏,按照户籍存档的流程,所有事情统一进行一个文字性的记载。」

    「各类事件,按照轻重缓急,分别设立,往后部门的考核,也是按照政绩的形式进行一个划分。」

    「不管是责任还是功绩,都必须要落实到个人的头上,不可推诿,不可转移。」

    .....

    朱英细说着条例,这些规章制度,其实已经是他想了很久的事情。

    具体的参考,自然是前世中的记忆。

    简单点说,就是朱英现在等于是把权力极大程度的下放,在权力下放的同时,责任也跟着一起落下来。

    也就是说,假若有一件事没有办好的情况下,触及到了皇室的利益,影响到了民生,那么这个责任就是从大到小,一层层的追究下去。

    朝会这边自然还是要开的,但关键目的已经不是处理事情了,类似于打卡差不多。

    假若有重要事情进行通知和宣布,自然就可以在朝会上提及。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不开会。

    这就是目前朱英所秉持的观点。

    抽身出来后,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到其他的方面,进行一个调度和安排。

    在朱英的讲话完成之后,五位尚书心中是既惊又喜。

    喜的是权力在这个阶段,可谓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诸多事宜不必再另行请示,有了独断的权力。….

    惊的是可以想到,在往后的日子里,压力也同时变得极大。

    曾经可以把问题直接抛给皇帝来决断,现在需要自己决断,而这结果的好坏,也完全是自己来承担。

    政务上要是有什么开展不好的地方,显然太孙殿下这里肯定是要兴师问罪的。

    朱英随后说道:「往后每过七天,还请诸位尚书都要交上一份日常奏报。」

    「奏报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便就是说说自己在这七天的时日里,都做了那些事情,遇到了哪些事情。」

    「也不必麻烦诸位亲自跑上一趟,到了点后,自有秉笔太监郭忠安排人上门收取。」

    「当然,不仅仅是诸位尚书,但凡是正四品往后的官员,都要把奏报交由郭忠那里。」

    「而诸位尚书下边的奏报,就不用交到本宫这里了,便就是诸位尚书自己去看吧。」

    听到这里,几个尚书感觉到自己的压力更大了。

    太孙殿下这是摆明了要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堆了。

    只是既然已经决定,也没

    有什么办法可言,只能是按照太孙殿下的令旨行事。

    朱元章在屏风后边听着,微微皱眉思索一阵后,眉间彻底舒展开来。

    ......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

    朱英执政也有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月的时间里,整个京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哪怕是百姓,都是能够有所感觉的。

    首先是治安这块,京师治安司的巡逻力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劲,哪怕是一些隐藏极深的犯罪势力,也很难说逃离法网。

    这还是那七天奏报给闹的。

    自从朱英下达了关于七天奏报的令旨后,京师这边所有衙门的官员,几乎都要开展这个工作。

    这奏报说起来容易,可写起来,就没那般的简单了。

    对于很多衙门的官员来说,其实一天的事情基本上是没有多少的。

    但总不能说交上去的奏报,每天都写上今日无事,勾栏听曲?

    那这头顶的乌纱帽,可就算是干到头了。

    这可是白纸黑字没得错,一旦交上去,可是上官都能够看见的。

    无奈之下,许多原本没事做的官员们,就只能是找些事来干了,为的也不是别的,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奏报上,有些东西可以看。

    尤其是治安司,自然是天天开始出动,反正不管有事没事,巡逻总归是没有错的。

    治安是一方面,在其他方面同样是如此。

    从前是百姓到衙门里去办事,可能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