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伏击之策

    第771章:伏击之策 (第2/3页)

乌思那非常的兴奋。

    三万铁骑是个什么概念,除开大明外,几乎可以摧毁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国家,即便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能给其灭国的威胁。

    动辄十万铁骑,在如今这个年代,也只有蒙古人才会如此之多的战马。

    大明这边之所以要打造具装骑士,实在是战马太少了,所以每一个骑兵对于大明来说都非常重要。

    当然,乌思那的三万铁骑也并非全是精锐重骑兵,其中重骑兵大约在五千左右的数目,这在卡贝斯特看来,对北元支援已经是完全足够了。

    这才仅仅第二天的时间,总不能北元就败了吧。

    次日,乌思那就带着这三万骑兵出发前往支援北元,他们不需要步兵,而是采取的奔袭的方式。

    因为只需要不到三个时辰,就能抵达北元大营,带着步兵反而是一种拖累。

    “果然来了,颖国公真是料事如神啊。”

    “好了,赶紧回去通知。”

    一处小山坡处,两名身穿大明服饰的探马,看着远方奔腾的骑兵,语气中很是兴奋。

    吐蕃地域广阔,因此不可能说设下伏击,因为你完全不可能知道对方从什么地方经过。

    这里并没有什么规定的道路,到处都能行走,傅友德想要进行拦截,也只能是散出探马,发现踪迹后再安排骑兵围追堵截。

    不过大致的路线还是能够猜到的,帖木儿骑兵只能是绕开徐辉祖的军营,从侧面行军,这样路程会拉长,也给了明军骑兵阻击的机会。

    乌思那虽然是靠着关系上位,但本身还是有几分军事谋略。

    他很谨慎,并没有让三万大军一起行动,而是分散成多股,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震动,且这样即便是被明军发现了,也能起到一些迷惑的作用,让明军不知虚实。

    消息传到明军大营,众多将军兴奋鼓舞,当即就要出骑兵去进行伏击拦截。

    傅友德不慌不忙,对探马询问道:“可知这帖木儿派出了多少兵力。”

    探马想到先前的画面,回道:“约莫在五六千骑。”

    傅友德再问:“轻骑约多少,重骑又约多少。”

    探马道:“皆是轻骑,未见重骑。”

    傅友德传令道:“再探。”

    探马不敢不从,抱拳作揖:“遵命。”

    徐辉祖等将军很是不解,傅友德见此解释道:“这帖木儿对于北元,要么不援助,要么便是大军援助,北元尚且有骑兵八万,这帖木儿曾与之对战过,当然也知晓其战力,派个五千骑毫无意义。”

    “帖木儿军与北元之间的利益在于我大明,这帖木儿军向来狡猾,且在西域已然领教过我明军威武,则必然不会大意。”

    “既探之兵力五六千,还未见重甲,可见这只不过是帖木儿军小股兵力,其中尚且有更多兵力在其他的路线,倘若我军冒然阻击,指不定还要入了他的圈套。”

    “我明军骑兵具着重甲,比之马力自当差了少许,想要歼灭帖木儿援救,则只能以合围之势,若在合围之外还有兵力,则我军将腹背受敌,即便能够依仗军备精良而胜,也是惨胜而非大胜。”

    众将军闻言,这才恍惚。

    而没过多久,又有探马来报,也发现了帖木儿的敌军。

    短短片刻,傅友德散步出去的探马,就报出了七八个地方。

    傅友德听闻后,随即命人拿来吐蕃地图。

    吐蕃地形平坦,但也有不少山脉阻隔。

    傅友德等人根据现在所发现的帖木儿军队地区,开始推测可能行进的主体路线。

    主体路线指的是帖木儿军虽然分散,也肯定也按照一定的路线前行,他们会在抵达北元大营前进行一个集合。

    否则一直散开,指不定有不少的骑兵都要迷路了。

    傅友德看完地图后,目光转向徐辉祖,很明显是带着考校的意思。

    对于这个后辈,傅友德很是欣赏。

    他们这一代人都老了,而未来的大明,是年轻人的天下。

    作为徐达长子,傅友德相信徐辉祖能够给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