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败露

    第三十二章 败露 (第2/3页)

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外面的目光进不来,而寺内却是暗潮汹涌。

    当年智信与普照争夺住持之位,大打出手,虽然身体受伤,至今留下后遗症,但挖出了倭国奸细,觉得是值得的。按寺规,本来密布大师往生,论资排辈最合适的就是他,可朝廷先后派了凡静、净诚入住,深感失落。不过,凡静、净诚皆是僧人,净诚还是颇有成就的高僧,各方面都比他强,他的不服只是心里想想罢了,不感外露,免得丢人显眼。可圆通一来,他真是大跌眼镜。此主持除了是杀人越货的锦衣卫身份,更要命的是没有当过和尚,不慬佛法,怎能服众?

    智信最生气的是,根本就不信任他,在这干已经没有意思。

    要走的想法早就有,凭自己佛门管事经验,上哪都有口饭吃。但是,他忘不了的是御赐宝物,如果能找到带走,此生就无遗憾了。

    然而,宝物在哪里呢?智信绞尽脑子,依然想象不出,灵光寺何处才能藏宝?在寺中寻宝已非当年,自禅心背后捅刀来看,锦衣卫早就潜入寺中,暗中监视寺内僧人。而今,圆通的到来,身边又安排了哪些人,他时常提防着。

    智信将寺中僧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密布离开前入寺的僧人,包括自己,可以相信;另一类是之后陆续进來的僧人,包括圆通、禅心这类人只占二成,身份存疑。他将这些人的职位进行调整,茶水,大殿、方丈室、厨房,经房等能方便接近圆通的职位,由自己的亲信担任。

    一个精心策划的秘密开始准备,智信打算最后一搏。

    灵光寺不算大,建筑却很丰富,殿堂楼阁,廊庑亭台都齐全。“大雄宝殿”东侧的“方丈室”是内六架樑带前轩明三暗五的砖木房,大殿后面,还有藏经楼、晒经楼、罗汉殿,钟楼。

    智信有三个师弟,德行、妙涵和原济,从进寺开始即跟着他。智信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听说要寻宝,都非常兴奋,想早点看到御宝。几个人凑一起商量,回忆当初密布救驾受赠御宝之后,可有反常举动。

    德行和尚回忆,记得当时密布愁眉苦脸,好几天没有说话。

    妙涵和尚回忆,记得当时自己在经楼,密布到经楼去了好几次,一个在看经书,还是梵文的。

    原济和尚回忆,记得当时密布还出寺走路,心事重重的绕着寺院走了几圈,最远处是在小天眼湖,我还远远跟着,生怕出事。

    智信也进行回忆,他想起了,大概接受御赐宝物后,密布在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