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徐老师小课堂开课啦(下)

    第五百四十七章 徐老师小课堂开课啦(下) (第2/3页)

有意思的绰号:

    最后的老实人。

    紧接着。

    又有几位成员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会不会是张力的问题?气球表面发生形变,所以引起了张力变化?」

    「肯定和张力有关系,但是其他数值呢?——别忘了,气球放气的时候也会乱飞,而且最后通常会有一个冲刺感,也就说张力和某个东西的比值一定是不变的。」

    「会不会和空气阻力有关系?」

    「我觉得和重力有关......」

    现场的气氛越讨论越活跃,到最后连郑涛和林玉也都做出了一些分析。

    但几次讨论下来。

    除了确定情况应该与张力有关之外,其余的猜测判断很快都先后被否定了。

    结果聊着聊着。

    就在众人有些卡壳之际,不知道桌上哪儿忽然响起了一句话:

    「顾问同志,你怎么一直不说话呢?你了解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吗?」

    其中顾问二字,还被加大了一些语气。

    此话一出。

    原本还算热闹的现场,瞬间变得寂静无声起来。

    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锁定了坐在轮椅上的徐云。

    开口之人不能说是带着敌意或者别有用心,但很显然对于徐云的「顾问」名头有些不服气。

    见此情形。

    郑涛不由朝徐云投去了一道关切和询问的眼神,那意思很明显:

    你行不?

    徐云则朝他回了个【你放心吧】的暗示。

    随后转身看向众人,言简意赅的说道:

    「不瞒诸位,这件原理鄙人倒是侥幸知晓。」

    「......」

    现场依旧没人出声,但有些成员的童孔却微微一缩,看起来相当意外。

    要知道。

    除了保铮之外。

    现在的这些成员虽然年龄都在30岁以下,但各个基本上都是名校毕业,就连留学生都有足足四人之多——这还是排除了徐云、林玉的数字。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把他们一个个单拿出来比较,或许在能力上和徐云有所差距。

    毕竟他们中的不少人事先都了解过阻尼器原理,自忖在学识上和徐云多半确有差距——气象多普勒雷达的事情则被李觉他们要求保密了。

    但另一方面。

    这种差距不至于离谱到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徐云一人,三个臭皮匠好歹都能顶一个诸葛亮呢。

    当然了。

    导致这种心理的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徐云的年龄看起来不会太老。

    要是换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众人的态度应该就不至于这么复杂了。

    眼见徐云表示自己知道真相,方钟便连忙追问道:

    「顾问同志,能麻烦你解释解释这件事的原理吗?」

    「不瞒你说,这个问题困着我三天多了,每天晚上都要想一两个小时才能睡着。」

    徐云看了眼这个酷酷的帅哥,并没有直接解释原理,而是对他问道:

    「方...方钟同志对吧?」

    「在解释原理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说罢。

    徐云指了指桌上被放掉气的气球,开口道:

    「假设有九个这样的小气球和一个大气球在我们面前,它们的容积相同,请问谁

    储存的气体更多?」

    「是小气球?是大气球?还是一样多?」

    听闻此言。

    徐云背后的乔彩虹眨了眨眼,下意识说道:

    「韩立同志,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一样多啦。」

    「不对!」

    结果乔彩虹刚一说完,另一边的林玉便摇起了头:

    「不对,这个问题没这么简单。」

    「九个小气球和一个大气球虽然体积..也就是V一样,但不代表它们的压强就相同。」

    「根据pV=nRT可以很明显看出来,压强一旦不同,储存的气体也会不同。」

    乔彩虹脸上立马浮现了一个问号:

    「OvO?」

    徐云则朝这憨姑娘笑了笑,又看向了右边的林玉,肯定道:

    「林玉同志说的没错,这个问题远远比它看起来要复杂很多。」

    「那么林玉同志,你能分析出大气球和小气球压强的不同吗?」

    林玉思索片刻,拧着眉毛轻轻摇了头:

    「直觉和逻辑上告诉我肯定是大气球压强大点儿,但是原理......我不知道。」

    徐云朝这姑娘投去了一道赞许的目光。

    大气球和小气球哪个压强大。

    这个问题搁在后世,肯定会有不少人说是大气球。

    原因则是气球球膜的收缩力可以看做一个弹黄系统,然后直接做定性分析就行了。

    但实际上。

    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诚然。

    朴素地看,张力σ应该随气球大小,也就是形变的增加而增加。

    可别忘了。

    在气球膨胀的同时,1/r会随气球大小的增加而减小。

    所以如果从材料层面分析,必须要建立一个非定性的模型才行。

    这涉及到了橡胶的超弹性本构,必须要运用到类似Ogden模型之类的广义超弹性模型。

    不过后世学过热力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这个问题除了材料的非定向模型之外,还有一种更容易接受的物理分析方法。

    想到这里。

    徐云便组织了一番语言,对众人说道:

    「小气球和大气球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大小,气球膨胀的时候,它的表面便会开始越绷越紧,而且一直有一种想要往回缩的趋势。」

    「如果气球里面的气体和气球外面的气体压强一样大,那就没有什么别的力能够平衡这种气球皮的回弹力了。」

    「所以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其实是比气球外面的要大,或者说是气球皮的这个回弹力把气球内的气体压缩了。」

    说到这里。

    徐云又让乔彩虹将轮椅推到了一块黑板边上,拿起粉笔画了个图。

    示意图的形状很简单,直观点描述就是.....

    比划一个「耶」的手势,然后水平朝左,两根手指的指尖各有一个箭头。

    接着徐云在「手指」交汇的地方写了个O,指尖弧线连线的中段写了个A:

    「各位请看,这里的点O在气球内部,A代表气球表面一个很小很小的小正方形。」

    「因为气球是膨胀的,所以表面不是平的而是有一个弯弯的弧度。」

    「而表面张力T呢,就是想要尽力把这个弧度拉平。」

    「如此一来,是不是就很明显了?」

    见此情形。

    不少成员下意识点了点头。

    确实。

    气球的表面存在弧

    度,这是小学生都能理解的情况表述。

    所以图示上表面张力的方向虽然垂直于半径R,但并不垂直于球心O到这个小面积中心点A的连线。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其他的力,这个薄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