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市民口味

    一 市民口味 (第2/3页)

足够的剧目殊非易事。这样,就出现了一批职业的脚本作者,他们写剧本,也写曲词和话本,人称“书会先生”、“京师老郎”。有了这批人,戏剧文学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受到了专门的琢磨和研付。中国戏剧的内在基础的铸造,一旦走向职业化、专门化,它的成熟期就切实地逼近了。

    于是,面对着观众的需要,演出场地的长期固定化与戏剧文学的专门化几乎同时开始

    。这里包含着必然的规律性。在中国戏剧文化史上,北宋末年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瓦舍和“书会先生”同时问世。

    “书会先生”、“京师老郎”有着比一般艺人高一点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见识,他们至少应该有较娴熟的文字表达功力和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善于把许多历史故事编成脚本,使戏班的剧目既新且多;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职业作者开始对戏剧这一综合艺术在演出之前就进行通盘考虑,为使其达到完整和统一,打下了文学基础,只有具备了这种完整和统一的文学基础,演出艺术才能普遍地形成明确而一致的美学意念,从而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流播广远,并得以一定时间的保留。

    “书会先生”、“京师老郎”通常不会是“案头作家”。他们社会地位不高,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只求戏班生意兴隆,不求个人以脚本名世,因此,他们目光时时注视着观众的需要,没有可能离开观众的欲求去创作脚本。这就使他们成了演出与观众之间的息息相通的枢纽,而不是酸腐的阻隔。正由于此,正在走向成熟的戏剧,与观众产生了系统化的关联

    。一方面,观众的需求可以较灵敏地体现在剧目的编写、演出等各个环节上,因而在瓦舍里形成了一个比较通畅的反馈系列

    ;另一方面,由于来到瓦舍里的观众比流浪演出时遇到的观众更具有连续性

    ,甚至可以渐渐地在某个城市中形成某瓦舍、某勾栏、某戏班的习惯观众,这就使演出与观众的联系产生了较长时间的连续性,观众群的大部分人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宽度把自己的需求较完整地反馈给戏班,而戏班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时间宽度把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进步来系统、完整地交付给观众。这种在瓦舍里形成的系统化关联,是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

    试作一下比较吧。在宫廷演出的时候,君王的个人审美趣味,就是全部艺术活动的准则。即便是象唐玄宗这样颇懂艺术的君王吧,他的趣味也未免是偏窄的、单向的,甚至是畸形的、变态的,他对艺术家发出的指令,或者是空洞而非艺术的,或者是琐屑而偏执的。因此,尚未成熟的戏剧不可能靠着宫廷演出而走向成熟。当戏班子还在乡间流浪或赶着各地庙会的时候,观众的反馈是可以获得的,但由于演出和欣赏之间的遇合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因而观众的需求构不成一种系统的、有连续性的力量,艺人也不是那样认真地予以对待。受欢迎则喜,不欢迎则走,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碰运气。总之,流浪演出也很难在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下完成对戏剧艺术的根本性改造。由此可知,剧场,或者说固定的演出场所,才是戏剧美获得关键性冶烧的熔炉。待到戏剧成熟之后,当然仍然可以有许多戏班跋山涉水进行流浪性演出,但他们带着的是在剧场中成熟的成果。让我们联想到欧洲:希腊戏剧的最终成熟是在宏大的露天剧场里,而不是在欢庆酒神节的游行行列中;莎士比亚戏剧的光辉也是在伦敦一系列新兴的剧院中发生的。

    重视剧场对戏剧的作用,也就是重视观众的系统化信息对戏剧的作用。宋代瓦舍中的观众,以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为主,因此,他们向艺人投射的系统化信息,也就是市民的审美口味。这些市民观众,文化素养比贵族文人低,社会见识比村野农民广,生活节奏和情感节奏都比较快。在审美心理需求上,他们不会胶滞于一种典雅的意境,也不会满足于一个简单的故事,他们不愿意在几种单纯而迷茫的诗情中陶醉,却对情节化了的平民情感有较大的容纳量。他们非常入世,相当客观,因此对主观性太强的美学形态不易接受,他们希望听到、看到那种把主观情感落实在客观情节中的作品。他们在熙熙攘攘、风波丛生的都市中生活惯了,因而对于产生于山川、田园的美学形态颇有一点隔膜,他们需求故事,需求情节。他们的眼前,常常是鳞次栉比的房屋、滚滚的人流、密密的船桅;他们的耳边,常常是如沸的人声,不绝的叫卖。因此,他们的感官已不很适应那种空灵、含蓄、蕴藉、悠远、缥渺、需要细细品味、慢慢联想的艺术形态,他们追寻着绵密的故事、紧锣密鼓的烘托、直接而丰富的感官享受。总之,瓦舍里的观众的全部市民口味,都与戏剧美的本性十分合拍。正是这些观众,使盛极一时的唐诗艺术走向衰微,使戏剧和小说的时代露出曦光。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市民观众在崛起之后的很长时间内都未能成为社会主体,因此反映在艺术领域里也出现了多种复杂的组成,在非市民文艺的领域还会出现许多稀世的珍品,甚至汇成不少壮观的潮流,但是总的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