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敌当前

    第10章 大敌当前 (第2/3页)

卧波,金州角则荷蒂也,从金州向西南,愈趋愈窄,至南关岭而极,中宽不过六里,有若荷基,为旅顺后路要隘。逾南关岭而西南,则地势渐张,至西南而东北,作三角形,山海依倚,逢道回旋,乃天然形胜。城南陆地最窄的地方仅八里地,往南距旅顺口一百二十多里,北距复州一百六十里,东面有一座大和尚山,可作为屏障。因此,从地理位置上讲,旅顺是渤海的咽喉,而金州则为旅顺的门户。

    副营统刘志强说:

    金州城的构造也非同一般,东西长六百米长,南北宽七百六十米,城墙为青色的方砖砌成,高达六米,底宽八米,顶部宽四米。城墙外围还挖了壕沟,壕沟中埋下了地雷、铁蒺藜。整座金州城依山傍海,素有辽东半岛“雄镇"之誉。

    团长江云峰问:“清军在金州有多少驻军啊?”

    副营统刘志强说:

    在金州的城内和外围,主要有两支清军,副都统连顺带领的捷胜营共七百人,其中步队一营防守金州城,马队两哨,在貔子窝监视海岸。

    徐邦道字见农,四川涪陵人。早年参加楚军,迁至副将。后转入淮军,隶于刘铭传。1880年,调驻天津军粮城。1889年,授正定镇总兵。甲午战争爆发后,奉命招成拱卫军步队三营、马队一营及炮队1营,在军粮城连日操练,以备开赴前敌。徐邦道精力虽不及当年,但雄风不减,日寇的侵略行径,激起他的满腔怒火。

    徐邦道完全可以“自扫门前雪”,按其统兵的力量尽力为之,不必主动提出去保卫金州,保卫旅顺后路。但他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统筹出发,“虑及金州若失,旅顺孤悬难以久守;旅顺若失,京津门户洞开,后果难测”,为了抗击日军,完全摒弃了个人的得失和尊严。

    江团长说:“好像你们也是才来辽东不久啊?”

    拱卫军副营统刘志强说:

    我们拱卫军,步队3营,炮队1营,马队1营,共两千人马。原来在天津军粮城驻扎。中日战争爆发后扩充队伍,调到大连湾徐家山附近驻扎,都是刚丢下农具穿上士兵号衣的新兵。且刚刚组建不过月余,大多数新兵连枪支都还不会使用。

    江团长说:“你们仓促参战,战场也不太熟悉,徐总指挥怎么部署的啊?”

    副营统刘志强说:

    日军进攻金州前,总兵徐邦道指挥把我们步队拉到金州东面的大黑山,占据有利地形。炮队驻守金州城外南面扇子山,马队在金州城东北,负责侦察。

    金州城东北5公里,大黑山的余脉的西北麓,对面是台山,两山之间像一座石门一样,发源于大黑山的北大河,河谷边上有一条路是通往金州城。石门,石门,金州之门。东依大黑山,东北临近台山,可控敌军正面进攻要路;北有狍子山可阻截敌军侧攻路线。金貔大道便由此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