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新的开始

    第三百七十五章:新的开始 (第2/3页)

自己来景陵城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也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去难过。

    景陵城规划得很好,因着雪停了的缘故,街道上来人往,虽不至于像她去过的几个都城那样繁华,却也可见富庶,尤其是街道两旁的建筑,带着当地建筑的风格,小巧精致,很是雅逸。

    东街是茶馆酒肆汇集的地方,因为打仗的缘故,有些许冷清萧条,酒馆生意还行,总有一些浪迹天涯的浪子们喜欢这样的环境,他们往往喝得烂醉,痛痛快快的喝着酒,痛痛快快的唱着悲凉的歌。

    酒与江湖永远是分不开的。

    而茶馆却要少得多,东街只有两三个茶肆正开着门,其余的,早在景陵城被攻破前就变卖家产逃难去了。

    凌汐池原本想着要与当地的茶商合作,还让老和尚给了她样品,以她挑剔的味觉,她坚信长径山上做出来的茶绝对比外面的品质要好很多,若是日后她做出茶来,可让他们代为经销。

    可看到东街的情况后,她决定自己开一家,除了卖茶,她还可以卖点心,不为其他,就为了来这里的江湖人多,天南海北的都有,她想一边做生意一边打探哥哥他们的下落。

    做生意自然是缺钱的,好在阿曜愿意参与,将自己手头上的钱全给了她,凌汐池不想欠他太多,所以也不管他愿不愿意,拟了一个合作协议给他,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日后赚来的钱,除去给云门寺的,剩下的,她和他对半分,完了还郑重其事的在上面摁了个手印,强迫阿曜也在上面摁了一个才算。

    她盘算了一下,阿曜手上的钱勉强够开一家店铺,抛开前期店铺的打造,经营成本,人工成本之后,几乎所剩无几,她若再想开个茶叶作坊是远远不够的。

    好在几番打听后,她知道她的表哥叶随风如今也在景陵城,她打算开春后去找他帮忙,再问问那日哥哥在血域魔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失踪,这些年他们究竟有没有派人找过他们。

    将这些规划好了以后,她和阿曜搬出了云门寺,一来,佛门清净之地,实在非他们久留的地方,二来,她也怕留在云门寺会碰到她暂时不想碰到的人。

    长径山脚下有个叫做云桑的小村子,因为村口有棵奇大无比的桑树而得名,村子里人不多,大多数出去避难了,只剩下些孤儿寡母和老人,村长是老和尚的朋友,听老和尚说他们无家可归,是逃难来的,便收留了他们。

    凌汐池化名为了小池,和阿曜暂时在这里住了下来,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云桑村是离茶园最近的村子,茶叶不比其他,摘下来后必须尽快加工,迟了便做不出好的茶叶出来,将茶叶作坊开在云桑村是最好的选择,但她又怕村里人不愿意,只得先住进来再说。

    两人在村民的帮助下在村西盖了一座茅草屋,人在有事做的时候,很容易忘记其他的东西,所以当他们把一切都理顺了之后,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

    恰好是除夕佳节,两人忙得忘记了时间,傍晚的时候,村里的李婆婆带着孙子在门外唤他们的名字,他们这才想起今天过年。

    李婆婆今年已经快满六十岁,两个儿子都参了军,景陵城被攻破的时候,她的儿子们随着泷日大军撤退到了雁回峰后面,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两个儿子里只有大儿子成了婚,有个三岁的孩子,城破那日,大儿媳怕受牵连,连夜跟着村里的张三私奔了,狠心抛弃了自己尚还年幼的孩子和两个孤苦无依的老人。

    李大爷被气得卧床不起,这段时间,家里上上下下全靠李婆婆一人支撑,李婆婆勤快能干,又是一个热心肠,见他们两个也是无依无靠的,便邀着他们一起过年,虽然乱世之中,家里都没有什么好东西,但人多也热闹一些。

    凌汐池没拒绝,让阿曜把她这几日尝试着做的点心装上了,又简单做了两个菜,用食盒装着,便和阿曜到李婆婆家串门去了。

    阿曜将食盒放上了桌,李婆婆往桌上看了一眼,佯装责备道:“人来了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