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沈万三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沈万三 (第2/3页)

着风雪匆匆入宫。

    金銮殿上。

    气势威严的朱元璋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上,朱允炆则位居其下,从旁习政;在殿上站着的则是刚才匆匆赶来的官员,他们有户部的、兵部的、刑部的、还有锦衣卫,他们这些高层官员伫立在金銮殿上,等待着朱元璋的指示。

    朱元璋顿了顿,略带愤慨的语气说道:“朕深夜召众卿前来是为了最近突然爆发的宝钞风波,此次风波席卷全国各地,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为了防止事情变得更糟,所以这场风波必须尽快平息。”

    金銮殿上的这些官员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该说些什么?深怕朱元璋会迁怒于人!

    这时,太监总管陈祁带着一群衣着华丽的人走入金銮殿,虽然这些人个个穿金戴银,尽显大富大贵之气,但来到金碧辉煌且高大雄伟的金銮殿上,他们脸上的神色顿时显得有些胆怯。

    只有走在前面那个五十多岁、身形稍胖的人,依旧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仿佛朱元璋那浩浩荡荡的帝王之气,如一阵轻风细雨般毫无压迫感;原来他就是富可敌国,浩大的京城城墙有一半都是他出钱修的那个沈万三。

    沈万三他们这些人一齐向朱元璋躬身跪拜道:“草民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元璋的龙袍一挥,向沈万三他们说道:“朕听说近来你们这些富商都有在做缓解宝钞风波继续恶化的举措,因此朕就召集你们一同前来商议对策,或许你们对平息此次风波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沈万三他们这些富商一齐高声回应道:“多谢皇上青睐,我等一定竭尽所能,为皇上排忧解难!”

    “很好!”朱元璋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金銮殿上的众人,问道:“诸位爱卿都说说看,有何对策可以迅速且妥善的解决此次风波?”

    兵部尚书李驰出列,躬身拜道:“皇上,微臣以为此次风波的症结是老百姓们对大明宝钞的不信任所致,因此皇上只需一声令下,在各地派重兵强制他们使用即可!”

    “不可!”朱允炆对李驰简单粗暴的计策不以为然,立即反驳道:“用强只会适得其反,让百姓们更加恐惧;此次风波必须妥善的处理,不可再激起民愤了;如若不然,事情将可能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兵部尚书李驰惭愧道:“是,微臣明白了!”

    这时,户部侍郎周恒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此事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些在各地游走的商贩,是他们把对大明宝钞的不信任带到了全国各地,因此皇上只需令各地的官员严格查处此类事件,抓捕那些拒收大明宝钞的商贩,如此一来,此次风波就不攻自破了。”

    ‘宝钞提举司’胡卫国出列说道:“皇上,周大人的对策虽然解决了源头的问题,但还没有解决大明宝钞今后流通的问题,因为老百姓们仍然还是不相信大明宝钞就等于现银,所以他们用完手里的大明宝钞之后,就不会再收了;而只用不收,人人如此,那朝廷推行大明宝钞的政策就彻底停滞了,因此此事的应对之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胡爱卿所言在理!”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对于大明宝钞今后流通的问题,不知你有何应对之策啊?”

    ‘宝钞提举司’胡卫国低下头,说道:“微臣惭愧!暂时还没有想到合适的对策!”

    是啊!信任一旦出现裂痕,就很难再重新建立了,就算朝廷的权力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安抚不了老百姓们被深深伤害的心。

    另一旁的沈万三突然出列说道:“皇上,草民有条拙计,或许可以解决大明宝钞今后流通的问题。”

    “哦!”朱元璋眼中放光,问道:“不知沈卿有何妙计?”

    “回皇上。”沈万三有条不紊的讲述道:“既然大明宝钞在商人与百姓之间的流通口不够,那多开几个通道是不是就会好一些了呢?让大明宝钞在商人与百姓之间自由流通,在钱庄与百姓之间自由兑换,在官员和军队之中极力推行;如果处处都可以使用,长此以往,大明宝钞的流通势必会越来越畅通,直至盛行无阻。”

    朱元璋知道此事波及太大、太广,仅凭朝廷的力量无法迅速且妥善的平息,但听了沈万三讲述的对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