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篇 转藏寺

    第二十四篇 转藏寺 (第2/3页)

伸着自由的领地把颓丧的思绪变成了奋进的琼浆,到了深夜时分转藏寺没有沉睡而是灯火通明,厚重的经书拉近了高尚与平庸的距离让自然的法则恢复到了最初的模样,他们休息片刻之后走进了山门,首先看到的是左侧的三层宿舍楼,巍峨的高楼支撑着穹顶让流浪的尘埃找到了归途让漂泊的心魂找到了港湾,而在右侧是一间厨房,笔直的烟囱收集了至善的力量把浓烈的焰火引向了光明的边缘,继续向前走他们漫步在了寺院里,在寺院的中央伫立着五星红旗的旗杆,鲜艳的国旗承载着复兴的使命将一个个小家连成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在旗杆的旁边搁置着两三座古铜色的香炉,残留的灰烬迎着风浪变成了蝴蝶和蜜蜂在自然与人文的间隙里游荡,他们转了一圈看到了左侧的三座古殿,第一个古殿是文昌菩萨殿,文昌菩萨掌管着天下的文运和考试等,象征着功名利禄。

    第二个古殿是药王菩萨殿,药王菩萨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的菩萨,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萨之一,他的形象一般为顶戴宝冠,左手握拳,置于腰部,右手屈臂,置放胸前,而以拇指、中指、无名指执持药树。

    第三个古殿是眼光菩萨殿,眼光菩萨是一位专职负责医治民众眼疾的菩萨,手托着一只大眼,象征明目去眼疾。

    看完了三座古殿中的菩萨造像青年韩文鑫想起了康熙微服私访来到转藏寺的传说故事。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了县功司川转藏寺,到来的那天,转藏寺正逢二月二大会,此日男女香客众多,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康熙到来之前,忽然刮起一阵黄风,风停后来了一位身穿青衣头戴小帽的客人,此人就是康熙,康熙到了会场,因行路口渴便去茶桌喝茶,司川崔家沟白家恶霸白天锡也在那里喝茶,二人边喝茶边攀谈了起来,康熙问白天锡说:“先生可曾是本地乡贤长老,家境一向很好?”白天锡说:“我是个小户人家,家里只有几百亩地,一二百石粮食,客官可能比我强得多。”康熙有些不悦,讥讽道:“那里那里,我家穷,不种一亩地,吃的是万户粮,家人仆人都穿黄,我不敢和你相比。”白天锡家境虽然富有,却是个大老粗,还未听出康熙的口气,他依旧沾沾自喜却不知康熙心中早已恼怒,康熙回京后,给陇州知州下圣旨一道,命该寺重修山门,并题赠

    “转藏寺”三个大字以及诗一首:陇州有个白天锡,转藏寺里把吾欺,为富不仁有傲气,不知地厚天高低。

    白天锡被陇州知州叫去打了四十大板,给康熙皇帝出了这口恶气。片刻之后他们来到了古寺中最大的殿——大雄宝殿,进入大殿他们被中央的三座佛像所吸引,这三座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和阿弥陀佛,他们分别代表着中、东、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佛,他身披七衣袈裟,结跏趺坐,左手托钵表示檀波罗蜜,右手触地表示伏魔,后面的宝树悬着璎珞宝珠,表示他的福德感得依报庄严,前面放的摩尼宝珠,表示能满一切众生愿。

    药师琉璃光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佛,他结跏趺坐,左手拿着钵,里面盛着甘露,右手拿着药丸,象征着悬壶济世,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中,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他也是结跏趺坐,两只手叠在一起,手中拿着一个莲台,表示引领众生,一心向佛的意思,这三尊佛合起来被称为

    “横三世佛。”而在大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成百上千个小的佛像,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把和谐与美满传到了千家万户,走出大殿青年陈梦璐抬头望见了屋檐上方刻有

    “大雄宝殿”的牌匾,零乱的思绪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