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诸葛亮庙

    第五十六篇 五丈原诸葛亮庙 (第2/3页)

是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对联的下联是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走进大殿看到的是诸葛亮的坐像,在诸葛亮坐像的一侧是关兴和王平,另一侧是张苞和廖化。

    郝建刚和家人走出正殿来到了诸葛亮生平陈列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诸葛亮雕像,在四周的山墙上挂满了有关诸葛亮生平的介绍图,诸葛亮生平介绍图上说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

    “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

    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奖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的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离开诸葛亮生平陈列室他们来到了诸葛亮衣冠冢,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军秘不发丧,偷偷把诸葛亮的遗体运回汉中,葬于勉县定军山下。

    手下的将士把诸葛亮的衣服埋葬于此,以示纪念。再往前走他们来到了陨星亭,进入门洞他们看到了两排整齐划一的拴马桩,在拴马桩的后面是神秘的落星石,相传诸葛亮去世前,在五丈原南侧有陨石坠下,如今五丈原周围村庄带有

    “星”字的村名很多。接着他们来到了诸葛亮五次北伐陈列室,在陈列室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