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篇 龙门洞森林公园

    第六十篇 龙门洞森林公园 (第3/3页)

台下有10多米长的铁索悬梯。

    相片十三:景福山大钟

    景福山大钟原置景福山混元顶峰上的三清殿南侧,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开山道士田守存等38人铸造。钟高1.4米,肩高1.15米,肩外径0.81米,钟口外径1.2米,钟顶为虎头纹式,互靠成扭结状,钟肩端铸有4个圆形小孔,钟身分为4部分,肩部有“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篆体大字。

    相片十四:龙门洞

    龙门洞位于宝鸡市陇县西北部,陕甘交界处的六盘山南段景福山山麓,古名灵仙岩,是中国五大悬空道观之一,丘处机创立道教龙门派的开宗栖真之地。碑载,龙门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据载周有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灵仙岩,汉代娄景先生隐居后更名景福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避诏隐居,施药济世。元代丘处机由宝鸡磻溪来此栖居,时称龙门山。龙门洞为道教全真教“龙门祖庭”,被称为龙门派圣地。

    相片十五:景福山

    景福山为六盘山支脉陇山山脉北支千山山脉的西部山地,山上有凤爪峰、朝元峰和定心峰三峰,海拔1952米,由陇县县城西北新集川乡东部入温水乡汤房梁。东南方向延至城关乡原子头,山脉长约28公里。景福山是六盘山系褶皱地带南端,地质构成有震旦系硅质灰岩、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奥陶系蓝灰色块状岩、二叠系沙质岩夹煤层等成分,组成背斜结构。境内新老地层穿插交错,沟壑纵横切割,在岩溶地形中,悬崖峭壁对峙,大小溶洞形态各异,岩层流水淋漓,溪流洪水冲激,形成大小水潭,凡36洞24潭为风景区的形成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蒋凤兰收起相册坐在桌椅上久久不能平静,她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甲虫,它的眼睛是龙门洞的洞窟,它的嘴巴是龙门洞的深潭,它的身体是龙门洞的山脉,它的四肢是龙门洞的林木,它感觉自己与龙门洞的景色融为了一体,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叠加铺就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史诗。

    (完) 完稿于:20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