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篇 消灾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十三篇 消灾寺 (第1/3页)

    消灾寺

    学生江玉晗坐在书桌前正在构思语文老师给他们布置的作文,语文老师让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录生活小事的文章,她托着下巴苦思冥想依旧没有头绪,这时,她的母亲走进来说要带她去消灾寺游玩,她放下笔高兴地跳了起来,并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她想游完消灾寺回来写这篇文章也不迟,于是,她和她的母亲坐上汽车前往了消灾寺。

    学生江玉晗和她的母亲穿过公路走到了赐福广场上,赐福广场宽广而博大流露出了温馨的一面也流露出了鼎盛的一面,她们看到广场的前端伫立着一座山门,山门的上方镌刻着“消灾寺”三个金色大字,她们望着这座精美高大的山门犹如望着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坚实的臂膀抚平了岁月的痕迹把美好的生活留给了今朝,她们离开山门一点一点向广场里面走去,在广场的中央有一座动感赐福观音的雕像,整个雕像高21.9米,造型古朴大方,金碧辉煌,并刻有佛像八吉祥的花纹图案,由四大护法天王将观音从莲花宝座中托起,随着消灾寺的晨钟而起、暮鼓而落。看完了动感赐福观音她们行走在观音大道上,观音大道的两侧放置着十二生肖观音,十二个生肖观音面带慈祥形态各异将祝福撒向了千家万户,他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排排石灯,石灯的尽头是一条长廊,长廊里有聊天的妇女有下棋的老人还有玩耍的小孩,她们停下脚步遥望着广场的四周,在广场的四周栽满了树木和花卉,树木和花卉相互映衬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她们看到在树木和花卉的间隙还伫立着二十四大悲手,二十四大悲手把人们从苦难中拉出来让心灵找到了自由的方向,她们在每个大悲手的雕塑前都驻足了许久,好像听到了悠长的梵音又好像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声音……

    朝阳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村庄也跟着从沉睡的梦中苏醒了过来,我和父亲吃过早饭准备去地里挖柴胡,我从农具仓库里找来了两把小锄头,我的父亲找来了一捆麻绳,又找来了一个水杯,他将水杯中装满水走出了屋子,接着他走到车棚下发动起了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启动后他招呼我坐上去,我拿着小锄头坐在车内哼唱起了流行歌曲,电动三轮车驶出院子奔向了长满柴胡的地里。来到地里我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柴胡,葱葱郁郁的柴胡犹如金色的麦浪随着大风翩然起舞,我和父亲蹲下身子开始挖柴胡,柴胡的茎叶很茂盛它的根部也很粗壮,我一边挖着柴胡一边瞅着山崖上的酸枣树,酸枣树光秃秃的酸枣已落了地,我吞咽着口水将一把把柴胡放进了柴胡堆里,半个小时后我的腰疼了起来,我扔下小锄头来到山崖边摘起了野花,我的父亲干得正起劲,不一会儿地里已经堆了三四捆柴胡,父亲将柴胡装入车内又挖起了柴胡,我摘了一大把野花后递给了父亲,父亲乐呵呵的闻着野花继续干了起来,我拿起自己的小锄头也不紧不慢地挖着柴胡,这时,父亲扭过头来告诉我柴胡是一味中药,它的药用部位是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柴胡是常用的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脱垂和月经不调。柴胡一般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它的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滇南本草》中记载: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本经逢原》中又记载: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豆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肋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我似懂非懂地听着父亲的话,我知道我还有很多学问要去学,父亲摸着我的头将手中的柴胡放进了柴胡堆里,我拿着小锄头一起一落挖出了一把又一把的柴胡根……

    学生江玉晗和母亲走上通慧桥向消灾寺的山顶走去,通慧桥的下面是湍急的嘉陵江,嘉陵江从秦岭里发端一点一点汇入了长江之中,通慧桥的前方是豆积山,豆积山上绿草如茵仿佛一道铜墙铁壁庇佑着受苦受难的信众,走下通慧桥她们看到了二龙含珠的雕塑,二龙含珠雕塑喻示着众生皆有宝珠一般的佛性,二是寓意两条巨龙在此可以震慑嘉陵江水,风调雨顺,护佑百姓安居乐业。在二龙含珠雕塑的上方有一尊祈福观音,祈福观音双手合十目视远方似乎在召唤漂泊在外的游子,她们向祈福观音拜了三拜后朝着山顶爬去,沿着祈福大道向上攀登如同攀上一座天梯,游客们、信徒们络绎不绝地上上下下好像并不疲累,祈福大道共有199级台阶,主要象征上九,一是因唐玄宗消灾祈福的故事,在每年的正月初九,消灾寺、张果老洞同时举办庙会,称上九会。二是佛教认为九代表修行的最高成就,用九品莲花代表它的寓意。三是道教认为九是最高位置。在祈福大道的两侧还塑有四大天王的雕像,她们看到在四大天王的雕像前还放有水果、蜡烛和表纸等贡品,走了十多分钟后她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停下脚步学生江玉晗的眼睛望向了山坡上的一块奇石,她惊诧地说这块奇石好像一只猴子,她的母亲笑着告诉她这块奇石叫猴石,相传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于六月初仓皇出逃,入蜀避难,行至马嵬坡前,官兵暴乱,停滞不前,玄宗皇帝无奈,下令杀死杨国忠,赐死宠妃杨玉环,这才出陈仓,入秦岭,过散关,一行人马于六月下旬进驻凤州城。六月的暑热,琐事缠身,旅途劳顿,失去爱妃的痛苦心情,使玄宗皇帝心事重重,难以入眠,正在忧伤之中,忽报有人敬酒,玄宗皇帝命敬酒者来见,只见一老一少,身背一酒篓,手端一盘圆饼。老者声称他们为父子,听说皇帝驾到特来敬酒,玄宗皇帝取酒来饮,其味醇香甘美,余味无穷,比他在京城喝的御酒还要好,顿觉解去旅途劳顿,安然入睡。夜间梦见敬酒父子谏言:“圣驾此番南行路有贵人保驾,安贼必将平复,并可早日回京。”玄宗皇帝急忙追问道:“局势如此混乱,眼见贼兵将入关,谁又有能力平息叛乱呢?”只见那老者轻轻在桌上一指,玄宗皇帝从梦中惊醒,发现桌上一个大大的“郭”字。玄宗皇帝便派人寻找敬酒父子,已无下落,当地百姓说是猴石沟的石猴所为,玄宗皇帝感到十分蹊跷,细细追问之下才知道,在这附近有一石猴,形似一对父子,在这萧台寺的感化下早已得道,经常帮助附近的百姓,玄宗皇帝遂上萧台寺祈福消灾,许愿早日铲除乱党,终结战乱。次年九月,郭子仪等人战胜史思明,平息叛乱,腊月,玄宗皇帝返京,正月,途经凤州,前往萧台寺还愿,并赐名“消灾寺”。当日正值正月初九,凤州百姓举城欢庆,“上九会”从此流传下来,在凤州有一首流传了千年的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