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篇 九成宫景区

    第六十四篇 九成宫景区 (第2/3页)

瑞应之兆,因此,太宗敕命宰相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镌碑立石,以记其事。

    看完了九成宫醴泉铭碑他又走到了另一座碑亭前,碑亭里伫立的是万年宫铭碑,唐永徽二年,高宗李治改

    “九成宫”名曰

    “万年宫”,永徽五年驾幸万年宫避暑,时年27岁,御制御书了万年宫铭碑,并敕命中书门下及随从文武三品以上并学士四十八人自书官职、姓名于碑阴,立石于万年宫永光门外。

    碑文为骈体文式,对仗工整,声韵铿锵,文中对万年宫的宏伟建筑、山川形胜、风景气候大加赞赏,同时他面对贞观之治借题发挥,载怀千古,流鉴百王,思欲屏逸收骄,怡神遣虑,抒发了誓作一代明君的情怀。

    望着万年宫铭碑他想起了王维的诗《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离开两座碑亭他前往了延福殿,延福殿的山墙上镌刻着

    “离宫之冠,避暑胜境”八个大字,在山墙的下方是唐朝的沙盘地形图,他看着起伏的山脉与河流仿佛回到了大唐的沃土,之后他又看到了唐太宗从谏如流的群像,繁华的盛世离不开掌舵者的英明决断更离不开群臣的直言进谏,走出延福殿他来到了景福殿,大殿的正中是唐太宗在九成宫接见异域使臣的群像,使臣们躬着身子走过贫穷走过战乱走过病患终于看到了安宁的光影,而在四周的山墙上张贴着贞观之治,从谏如流的图像,文字夹杂着图画诉说着大唐的国泰民安也预示着荣耀之光的到来,接着他离开景福殿走进了两仪殿,在一楼他看到的是隋文帝在听取文武百官意见的群像,隋文帝威风凛凛的神态感染了群臣也勾勒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而在旁边的展柜里放置着侍女、乐妓、大臣以及胡人等三文彩,艳丽的色彩犹如斑斓的画卷延伸了时间的长度拓宽了空间的宽度,他看完一楼的展厅顺着楼梯走上了二楼,大厅的中央是唐太宗在接见大臣的群像,大臣们目光如炬仿佛可以洞察王朝的更迭和命运的流转,在巨大的展柜里放置着九成宫醴泉铭碑的拓片和万年宫铭碑的拓片,而在两幅拓片的两侧悬挂着历朝历代的书法作品,他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些书法好像遇见了一大批一大批文人墨客。

    走出两仪殿他想起了李商隐的诗《九成宫》,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他亦步亦趋爬上了高台宫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