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汲取历史教训
第723章 汲取历史教训 (第1/3页)
陈天华笑道:“这是当然,本将今日不光是巡视,还是现场办公,你们有什么为难之事,需要我当场拍板的,尽管提出来,我一并处理。”
霍山等大笑道:“多谢上将军,如此办事效率,何愁工厂不发展?!”
众人大笑。
陈天华逐一巡视了仿马克沁机枪的制造车间,以及制造弹药系列的工厂,他语重心长地对霍山说道:
“霍先生,我们的炮弹、手榴弹和子弹等,要注重开花之后的爆炸力,威力不能比进口的弹药差。另外,但凡我们国内有的火炮型号,相对应的炮弹必须是咱们自己能生产的,可不能再出现有炮无弹之尴尬局面。”
陈天华此番言语可是有针对性的。
长期以来,大清国从西洋进口了各种型号的火炮,尤其是水师舰炮,型号众多而杂乱,而绝大多数火炮的配套炮弹,都必须随之进口。
这些列强们的军火商非常狡猾,他们在供应火炮时价格还算公道,可是炮弹价格就离谱的很,尤其是那些冷门型号,这让财政捉襟见肘的大清,不敢多买炮弹储备。
这样的结果就是,炮弹像宝贝似的被放入库房里,拿出仓库需最高长官批复,更舍不得拿出来进行实弹练习,就连平时随舰出巡,都携带不多,以致于开战不久,便是无弹可用之窘境。
举个例子,甲午海战时,北洋舰队的数艘舰艇都有鱼雷发射管,可就是没有携带出巡,最后刘公岛失守,全部成了日方的战利品。
还有定远舰的302mm主舰炮,只有三发原装炮弹,其余非开花是实心弹,也就是练习弹,这仗怎么打?
“请上将军放心,只要是汉阳厂出去的枪炮,弹药和维修配件,我们都能做到自给自足。”
霍山深谙陈天华此话含意,并深有同感,所以,这几年他一直努力完善配套服务,花大量金钱开模监造,有些型号量少,但为了今后的实战,也得配合生产。
实际上,陈天华深谙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所以,他仿制的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