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图偏安高宗迁都 拜武侯鹏举泪落

    第二十六章 图偏安高宗迁都 拜武侯鹏举泪落 (第3/3页)

治。至于杨再兴,董芳,阮良,张国祥等索性先回冷艳山去了。这一日到了河南地面,岳飞马上看不远道路,问大家到了哪里,众人道已经是河南南阳了。岳飞心中一动道:“诸葛先生的武侯祠在此,我等从前戎马倥偬,今日得空,这等忠臣贤良不可不拜。”便吩咐大家一起来到武侯祠。

    早有道士迎入,岳飞好言安抚,带众人瞻仰,但见松柏森森,庙堂俨然,牛皋问道:“大哥,这便是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地方吧?”岳飞道:“正是,那孔明出山时才二十七岁,吩咐童子说草芦给我打理好,我辅佐主公功成还要回来种地,谁知一去之后再不能回来,五十四岁病逝于西北五丈原。”牛皋道:“也好,我等抗金一场,如今也落得无官一身轻,回家种一辈子地吧。”汤怀道:“古人说福兮祸兮,大哥其实再忙于军务,这眼睛非坏了不可,这番倒有时间好好调养。”岳飞听了不语。

    谁知众人正说间,忽然黑云塞空,如大军屯集一般,转眼那大雨倾盆而下,狂风大起,电闪雷鸣,檐流如注。王贵笑道:“大哥选的好地方,正好在这里避雨。”大家遂宿于祠内。天黑下来,那岳飞有心事哪里睡得着,更深秉烛出来,想那主堂不少名人书法,白日不及细观,这会所幸无事,不妨看看。来到主堂,岳飞拜了武侯像,便细看墙壁间石刻前后出师表。

    但见前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又见后表: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岳飞看了不觉泪下如雨。心里道:“难怪古圣先贤有云,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忠。是夜竟不成眠,心中反复吟诵表中字句,坐以待旦。道士进来献茶毕,岳飞要来纸笔,挥涕走笔,字体行草,一气呵成,写得酣畅淋漓,综观如电掣雷奔,龙飞凤舞,细视则铁画银勾,顿挫抑扬。字体笔画,或大或小,或重或轻,或粗或细,或疾或迟,或驻或引,随态运奇,无不适意,其挥洒纵横,如快马入阵,直把两表抄毕,才稍舒胸中抑郁。叹息道:“好一个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各位看官,凡忠臣孝子虽隔绝千古,而心意相同。后人赞叹之句又何尝不是感叹岳飞?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欲知后事如何,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