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又登一小伙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诗坛又登一小伙 (第1/2页)

    朋友周永学明知我是写小说的,却还要将他学生朱元峰的一本诗集的清样拿来,嘱我为其写序,就给我出了个好大的难题。

    这两年,我看得最少的就是诗,这里面当然有一些偏见,一是如今的诗人太多,在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就能打倒好几个诗人,你看不过来;二是你看不懂,我在某篇小文里曾提到,我宁愿看戏词也不愿读这玩意儿。

    永学说,你看看再说。这一看,哎,还真不错,你瞧这卷首语:子夜时分阳台难眠的人/在一片沉寂中感悟生命/肉体的构成此时薄如蝉翼/像挂在篱上的风筝/等待风起。

    好深刻!再一看,一首首的好严肃,全是大感悟、大境界,绝无那种风花雪月、失了恋或苍蝇咬了一口之类的小情小调、矫揉造作、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个深刻的严肃的诗人定了。与文友一起啦呱,我经常说起,翻开每天的报纸副刊看看吧,一篇篇的那真是才华横溢,却就是不见他吐真情,我们不缺才华,缺的是真感情、大感情,不缺智慧,缺的是纯真与实在。

    就如一首歌里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渴望一片真感情。朱元峰的才气是显而易见的,有才气却并不大于情。

    “才大于情”不是诗人高明的证明,恰恰是幼稚的标志。朱元峰深谙此道,因而他十分珍惜自己的才情,努力使自己的心血有形状、有颜色、有热度。

    诗的创作当然不是生活表象信息的汇聚,也不是平白的类型化的语言组合,而是心灵与世界相融合的过程中生命神话的诞生。

    朱元峰懂得这一点,因而,他并不像有些所谓的诗人那样,有了些微浮躁的感受、认识、体会、意念等等就急不可待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