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无心插柳

    第49章:无心插柳 (第2/3页)

    清军逼近南京时,正是这位“保国公”朱国弼,率马步兵二十万投了清廷!

    他做二臣贼子也就罢了,不仅没得清廷重用,反而遭到了软禁!

    这,或许就是二臣的正确归宿!

    最让王立看不起的是,朱国弼在穷困潦倒之际,竟想卖掉寇白门和府中歌舞妓换取银子!

    尼玛!

    又一个二臣!

    又一个人渣!

    秦淮八绝之一的“女侠”寇白门,怎会看上这种人!

    “宋哲!给我查查朱国弼这人!他的大宅,本厂公看上了!”

    或许是太过气愤,即使面对唐世济,王立也毫无隐瞒!

    “厂公,这个朱国弼……可是东林党啊!”

    “东林党?”

    王立冷哼一声,满脸都是不屑:“他们的老大钱谦益,本厂公都没放在眼里!还怕他个小小的南京城守备?”

    王立的不屑和自信,又让唐世济暗喜!

    有了温体仁和王二狗这两条大腿,下半辈子不用愁了!

    “咦,那是什么味道?”

    王立蹙蹙鼻子,目光在岸边巡视着:“我去!是烤红薯的味道!好香!”

    不等王立下令,几条小船立刻靠岸,买来一大堆烤红薯。

    王立饶有兴趣地吹吹打打,唐世济又好气又好笑:“厂公,蕃薯虽然好吃,可不能多吃啊!

    否则,很容易反酸呕气,很不舒服的!”

    “本厂公就是喜欢,你不服?”

    “不敢,不敢……”

    唐世济连连告罪,王立却皱起眉头:“如此好吃的东西,怎么京师一带很少看见?

    而且,价格还贵得要死!”

    唐世济嘴角动了动,再没敢说话。

    其实,王立的问题,唐世济刚才就回答了。

    当然,京师那边少有看到,除了返酸呕气,运输不便也是原因之一。

    而且,这玩意儿传入大明,不过几十年时间!

    “宋哲,你派两个小旗上岸去寻,能买到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全都给我买下!”

    “全……全部买下?厂公,这得花不少钱啊!确定全部买下?”

    “我就是喜欢吃!不行吗?”

    一句话,雷得宋哲和唐世济外焦里嫩。

    不知为何,今日的王立性情大变,说话就像吃了炸弹一样。

    其实,王立的心情不好,就是因为朱国弼!

    不过,不悦的心情,很快就缓了过来,扔给宋哲一块滚烫的红薯,呵呵笑道:

    “其实,烤玉米也不错!

    还有啊,用土豆烧排骨,再放点葱花,绝对是世间美味!

    京师那边很少吃到这些,简直是天大的遗憾啊!”

    见王立换了副表情,宋哲继续试探道:“厂公,你确定“全部买下”?南京城里……应该很多很多……需要不少银子啊……”

    “靠!买!不论多少,全部买下!”

    王立态度坚决,宋哲连番询问,确定自己没有听错,这才派人去办。

    我去!

    这个宋哲,今天是怎么了?

    当着外人的面,想拆我的台是不?

    我堂堂的西厂提督,一句话就能让人剥皮实草!

    我说出去的话,还能收回么?

    我敢给“秦淮八绝”打包赎身,还买不起几个玉米棒子?买不起几个烤红薯?

    哼!

    王立冷眼瞧向唐世济,这家伙似乎明白了什么,谄媚一笑,赶紧跳上小船。49 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去!

    作乱的两人,还真是自己的本家!

    王二……王二……

    差一点点,就成了王二狗!

    要是明朝也有文字狱,估计自己活不长了!

    王嘉胤……王嘉胤……这人的名字,实在有些陌生啊!

    我都没听过!

    想必是个小喽啰,掀不起什么大浪!

    本来就是嘛,只要不是李自成,那就不是事儿!

    不过,朱由检都下了旨,还是要回去的!

    还好,两个港口运转正常,交给可靠的人打理,可以放心回京了!

    当然,这个可靠的人,只能是陈王廷!

    他肠子直,不会贪自己的钱!

    而且身手好,震得住场子!

    再有崔呈秀在这边照应,没人敢动自己的港口!

    采购火枪火炮之事,最多就袁崇焕着急,可能朱由检早就忘了!

    而且,就算要采购,还得朱由检或户部拨银子!

    我手上都没银子,也不敢垫资啊!

    我哪敢暴露自己的银子!

    人嘛,该低调时就得低调!

    而且,这大明没什么希望了!

    再多的银子砸进去,也是打水漂!

    所以,我为何要砸自己的银子?

    历史上,不也是这样嘛!

    据说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朱由检实在凑不出军费,只好放下面子求朝臣捐款。

    没想到,满朝文武加上宫女太监,才捐了二十万两!

    据说,捐款最多的内阁首辅,才捐了五百两银子!

    据说,周皇后变卖了所有首饰,凑了五千两银子交给父亲周奎,希望他帮朱由检“撑撑场子”。

    没想到,周奎在“撑场子”的同时,竟然吃了其中的两千两!

    国丈大人都这样,还能指望朝臣们慷慨解囊?

    那帮朝臣,一个个富得流油!

    据说,李自成杀进京师“追赃”时,不到两个月时间,就从这帮大臣身上追出七千多万两银子!

    所以说嘛,我这点钱算个屁!

    还不够帮几个“八绝”赎身呢!

    还得努把力!

    ……

    安排好港口的交接工作,船队正要北上,却有一个五十来岁的布衣男子求见。

    此人,乃是唐世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曾任宁化知县、江西道监察御史、南都刑部右侍郎、南都兵部左侍郎。

    天启元年(1621年),因得罪魏忠贤被罢官,赋闲至今。

    唐世济找上王立,自然是行贿!

    “十万两银子,本厂公没法保你官复原职!不过,能得万岁爷重新启用,这是肯定的!”

    “厂公,如果能官复原职,我再加五万两!”

    “好!成交!”

    “那……我就等厂公的好消息了!”

    二人相视一笑,各举酒碗,各怀鬼胎。

    对王立来说,看在银子的份上,帮唐世济说几句话,确实没什么问题。

    而且,唐世济被罢官,并非自身的过错!

    而且,他在山东赈灾的时候,口碑非常好!

    而且,南都的大小官吏,基本就是个虚职!

    而且,因为刘廷琛的事,自己得罪了南都兵部尚书刘廷元!

    虽有崔应元帮忙斡旋,刘廷元没对自己使绊子,却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有唐世济在南都的兵部照应着,自己的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