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内乱

    第八十二章 内乱 (第2/3页)

    “死在陛下手上的苻姓王公可不少呐,把亲弟弟都灭门了,怎么现在反而手软了?”

    “可能是以前杀的太多了吧。”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慕容冲断然道,“谋逆者必须死,这是铁律。陛下滥施恩惠,是给自己挖坑,以后谋反的人会越来越多。”

    “你这是在关心陛下吗?”沐弘问。

    “没有的事。”慕容冲一口否认,“我说的是事实。你看着吧,这次事件不是孤例,接下来还会再有。如果不是苻重这样的蠢货,而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平判就要大费周折。十年前四公叛乱,动摇国本,若是再来这么一回,我们就有机会了。”

    沐弘在平阳呆了三四天,白天四处闲逛,晚上陪下班回家的慕容冲小酌一杯。凤凰楼里不再冷清,婴儿啼哭,妇女笑语,侍女奴仆穿梭来往,衣袂窸窣,脚步匆忙,楼梯踩得咚咚响,充满了居家气息。慕容冲皱着眉头抱怨吵闹,沐弘却觉得很好。

    “有了家室就是这样温馨热闹。你要记住,这些人的幸福全都维系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做什么事都要先为他们考虑考虑。”沐弘叮嘱。

    慕容冲却不同意:“大丈夫志在四方,怎能陷于温柔乡,裹足不前。”

    离别时,慕容冲提出派兵护送,沐弘婉拒。绳桥断了,山路不通,他也不想再遭遇山贼,只能多花几天时间,走大路绕过山区。临走时他向夫人和瑶儿道别,心里希望夫人能够辛苦点,最好一年生一个,他就有过来探望的借口了。

    建元十五年春天,被苻丕大军围攻了一年的襄阳城终于告破。其间,天王苻坚急得打算亲征,被大臣劝阻。苻丕是天王的庶长子,天王一向器重他,让他带大军攻打襄阳,是为了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苻丕出征时也是意气风发,以为能一举拿下,谁知襄阳城是块硬骨头,损兵折将就是啃不下来。朝廷里御史发起弹劾,指责苻丕消耗国家大量钱粮,却攻克不下一座小城,要求将他召回,交给廷尉问罪。天王承受压力,心里也很恼火,派使臣送了一把宝剑给苻丕,传话说,来年春天还不能攻克的话,就用这把剑自裁吧。

    苻丕受到斥责,惊恐羞愧,下令强攻。襄阳军民守了一年,也是弹尽粮绝,里面又出现了晋奸,开城门纳降,这才把襄阳攻占了。

    然而秦军在东部战场却遭惨败。谢安的侄儿谢玄,率领谢家组建的“北府兵”把秦军打得丢盔弃甲,东讨都督彭超兵败自刎。秦国白忙一场,啥都没捞到,仍然和晋国维持着以淮河为界的局面。

    这年秋天,秦国因灾荒歉收,出现大面积饥馑,天王罢战,对外不再用兵,对内减免税赋,与民休息。

    谁料第二年春天,苻重的兄弟,行唐公苻洛,联手苻重共同发起叛乱。

    苻洛曾是攻灭代国的主帅,任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镇守和龙,手下十万雄兵,位高权重。

    那苻重因谋反被关了一年多,天王居然原谅了他,重新起用他镇守蓟城。两兄弟占据了大半个东北,仗着兵多粮足,联合起来反叛,要把苻坚赶下台,自己当皇帝。

    内战的阴云笼罩在秦国上空。

    一天中午,沐弘坐在官署里打盹。春暖花开人就容易犯困,太史令是个比较清闲的官职,外面的纷纷扰扰,影响不到他身上。

    忽听门卫禀报,有人求见,沐弘揉着惺忪睡眼,恍惚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