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献 诗

    第52章 献 诗 (第2/3页)

 “杨继业,就是杨《咏石》了?年少才高啊,就不知今天有什么高妙诗作。”吴金保笑笑地说,对于《咏石》诗的大名,已经是公认的存在,谁也不能掩盖其光芒。

    不过,也有人怀疑《咏石》诗是其父之作,因为《咏石》诗更贴合杨盛文这个落魄的右丞相际遇。

    吴金保没有直接点名,但另一个夫子,张夫子却也想到了什么,扬声说,“杨继业,今天迟迟不作诗,是何用意?不会是没才思了吧。”

    张夫子的声音高扬,故意让人听到,刘鑫铭见张夫子发难,更加兴奋。顺着张夫子的话说,“杨兄,不会之前《咏石》诗,是另外人先做好的?”

    刘鑫铭这话格外恶毒,一旦外传,对杨继业的文名损害最大。作为文人,抄袭诗传是最无良之举,所有的文士都会鄙视之。

    杨继业这时候也站起来,说,“刘兄,你这话说出来,可是对张夫子不敬啊。你是想说,那次张夫子出题,先就和我勾连了吗?”

    当初考察学业,县学力度文士多在场,自然看得出那是张夫子临时才想出那样的题,来故意刁难杨继业的。结果杨继业做出《咏石》诗,才名远播,反而成全了杨继业的名气。

    刘鑫铭原以为用《咏石》诗说事,谁知杨继业一句话,让他没发再说,“杨兄,张夫子德高望重,我可不是那意思。”

    对夫子的品行之事,刘鑫铭哪敢瞎说,急忙辩解。

    “刘兄看来也不糊涂嘛,”杨继业故意说,自然要对刘鑫铭有所反击,免得他的话传开,“今天文会盛世,先贤在座,我真不敢像刘兄那样急不可待诵诗,觉得自己的诗还待斟酌。既然刘兄催了,张夫子又有令,我便献丑了。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台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杨继业将诗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