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沱田坳

    第409章 沱田坳 (第2/3页)

    粥场的人对杭城周边以及往临省方向是熟悉的,但往宁府方向却没有过多渗透,因为那边有倭寇存在,粥场这些人没有多少自保能力。

    研发选址要往宁府那边靠,才近海,对于后造船、建设港口等才方便,减少运输环节。在文朝的运输,最便利、运输力最大的,还是水运。

    陆地的运送,马拉人扛,效率都不好。在陆运上,路是一大问题,另外就是车。车轮要升级,势必要做出轴承。而轴承又是一个技术难关,至少,杨继业目前的体系,还无法做出这样的东西。

    只能说,这个滑轮的基础物件,是必须弄出来,但又只能先提出一个方案,落实到时间无法敲定。

    实际上,这个团队的摊子才铺开,要做到事又特别多。每一件事情,都超出文朝所拥有的基础,只能说,慢慢研究,成功与否,更多是看运气。

    几天之后,有粥场的一个小组到杨继业面前来汇报,说在距离杭城两百里的地方,有一个寨子比较适合。那也是他们无意中碰见的,四周是山,只有一条小河从山里出来,沿小河上走,几里后豁然开朗。

    此地名为沱田坳,不足百户人家。虽然没有给倭寇烧杀过,但寨子的人都逃散了。杨继业带着一队人过来,看到寨子显然是逃荒年多的景象,不知寨子人还会不会返回。

    一股流量比较足的泉流,从山寨对面半山涌流,然后,形成一条小河。进寨子的路,就是沿小河而上,没多少险阻。不过,如果山洪暴发,进寨子的路就完全冲毁。

    这里的优点很明显,一是水流足;二是隐秘,除了进寨口,其他都是山岭围裹,便于守护。在寨子里做研发,外人想得知信息,几乎不可能。

    不过,真要将这个沱田坳作为研发基地来经营,势必要修筑进寨大路。这一点,对目前的团队而言,确实不难。

    粥场这边,如果说要招人做事,是非常容易的。只要传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