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论苏杭局势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419章 论苏杭局势 (第1/3页)

    “张兄,”杨继业听了张靖海所说,也明白文人的弱点,纵然有人知兵,但文人勇武之气少,宋朝也就辛弃疾文武全才,勇力过人,“文人制军的起因,不外乎唐一朝到后期,地方番镇佣兵自重,使得朝堂无可辖制。宋以来到本朝,才有文人制军之举。

    不过,征战是勇武之事,拼杀斗狠,在刀光剑影之中挣命。而文人即便心存大义之辈,自身仁德无失,可勇力不足,也难以带出虎狼之师。在两军争锋时,又如何敢舍命一搏?”

    “杨兄见地更深远,佩服佩服。”张靖海眼神精光绽放,突然间被杨继业说破多年来一直思索而不得的答案,顿时觉得走进新的天地。

    “余多年来在思索,我朝武力疲弱之根由而未得,听杨兄几句话,点破迷障。多谢了。”张靖海说着对杨继业施一礼,态度诚恳。

    自古以来,没有将弱而兵强的情况,只有强将手下无弱兵。

    “张兄客气,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军之首,领军之将,那是整支军兵之灵魂,能不能让军兵诚服,能不能让军兵如臂使指等,都是制胜之关键。不知张兄以为如何?”杨继业说,“古人云: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张靖海静听杨继业所说,到此时,深深明白了之前那人所说,杨咏石不仅仅是诗才高妙,更是深知军将之道。这样的人才,在文朝确实万中无一。

    再次拜礼,深深一揖。张靖海到这时候,心中已经被杨继业所折服,不觉间走到杨继业身边,大有知己之意。

    两人在年龄上相差十岁,形貌上很明显看出这样的差别。

    “杨兄,何为强兵?”张靖海说。

    “令行禁止,战无不胜是强兵;狭路相逢,拼死杀敌是强兵;身处绝地,奋勇赴死是强兵;为国为民,舍身忘死是强兵……”杨继业说,“张兄以为如何?”

    “杨兄心怀天下,靖海拜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