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诉衷肠

    第421章 诉衷肠 (第2/3页)

没听到具体说什么。只要他们有交往,对于张靖海这个人总会有好处。

    “杨咏石,怎么样?苏杭这里的风景还可吧。”刘潇杰说,“这次文会,原本准备放在苏堤那边的,后来却选在此地。也是想让年轻人多看看不同的风景……”

    杭城外的西湖、苏堤,杨继业到过不少次,不过是春天的西湖还没看过。此时,春景还才露出少许,等到四五月间,再来看西湖,看这里的莲、荷,看少女采莲等,才是最好的风光。

    “刘大人,对我说来,苏杭风景无数,传了万世。任何一处,都奇妙而瑰丽……”

    两人说着,边走边看景色,身边不少人见他们,面生却有身份,都行礼让路。两人偶尔回礼,游玩一阵,刘潇杰说,“杨咏石,迎春文会自然不能少诗词的,你的大作呢。”

    杨继业也明白躲不过,说,“刘大人,对于诗词,确实是我最短的一块短板……”

    “杨咏石,就别谦虚了。你的三诗,哪一首不是传世之作?如果说你作诗不好,还有谁敢说会作诗?”

    对于自己作诗的情况,杨继业也很无语。到文朝一年,遇上不少特殊情况,目前自己对圣学经典的理解应该不错了,对科举科考也是有所领悟,但唯独对写诗词却没有什么体会,更没有提高。

    如何作诗、诗词的要求、规矩、格律、用典等也掌握,但总觉得作诗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看外面始终不能清晰一样。

    好些时候,看到美景或心有感触,确实心中想作一首自己的诗词,但最终还是不能。

    杨继业想过这是怎么回事,原因估计有二:一来自己确实没有作诗的灵感,写不出很正常;

    另一方面,对外传诵的三诗都是抄出来的,传世之作,如今要自己写,水准必然相差太多,自己也明知这样的初学诗词,写出来会贻笑大方,索性就写不出了。

    刘潇杰当面提出来,自然不是在挤兑杨继业,而是真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