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亲赴幽州

    第504章 亲赴幽州 (第2/3页)

相杨盛文,这么高官,本来该与文昭帝一起承担朝堂大事,却被文昭帝一句话贬斥到荆蛮楚地还不准回京。

    后来类似的贬斥,发生过十来次,使得朝堂的文官们变得小心谨慎,不肯为自己心中的对错而站出来争辩,抗议,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

    这样的局面出现之后,使得整个文朝官员体系的风气都改变了,皇权逐渐地突显出任性。实际上,文昭帝这几年的权柄表面上加大而已,对于往下掉执行和落实力度却更差,工作效率也变得差。

    体系里的官员,更注重自身的得失,谋求眼前利益成为他们在职位的首选事务。对于职权、职责、公平、大义、良序等等,好的一面主要挂在口头,说一套做一套,敷衍职责、贪腐横行、法纪废弛、拉帮结派则是这几年间最明显的变化。

    文昭帝不是不知道,但他却没有明确的做出措施,似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不是文昭帝也在鼓励这些坏的习气?显然不是如此,原因何在,很多人都找不到。

    朱子善知道,这时候面对太子刘静的询问,也不能完全说假话。在场的人,即便不少人没处理过军务,但对文朝军旅的情况还是知道的,甚至太子自己也明白。

    “回太子,”朱子善沉着脸,很显然是不满,“三十万军兵聚齐,最快一个月,正常的时间要差不多两个月。然后开拔也要时间,王师赶到幽燕,至少要等两个月以后。

    至于鞑子入关,会有多久,谁也说不准。我们都期望鞑子早一些退出关外。鞑子可曾听我们的意愿?各方拼死抵抗,守好城池,静待王师赴难,才能驱除鞑虏,还未清平世界。”

    听朱子善这样说,刘静那稍微变形的脸,也显得阴沉增加两分。对朱子善点点头,沉默一会,说,“父皇,儿臣愿意亲赴幽州,到幽州静待王师抵达。驰援边关,早日克复幽燕,驱除鞑虏……”

    太子刘静说后,转身对文昭帝跪着,他那还显得臃肿的身子,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