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忧

    第九章 三忧 (第2/3页)

溃败,接着潼关失守,孙传庭殉国,西安投降,西北席卷,榆林劫难,至此,大明王朝灭亡的墓碑,千万人的尸山血海,从南到北的大劫难,就已经是篆刻和酝酿好了。

    ……

    “住口!”听到此,尤见龙终于是忍不住了,他拍桌而起,打断儿子的话:“小小年纪胡说八道什么?什么无粮?什么无胜?大军出征,朝廷岂能不调拨粮草?朝廷的大政,制台大人的军略,岂是你可以置喙的?你又知道些什么?还不快快坐下!”

    --身为父亲,尤见龙一向是比较严厉的,儿子今日在家宴之上,不但说出此战必败的丧气话,而且评论了朝政和孙制台的军政,虽然在坐的都是至亲,不会外传,但终究是不得体,传出去必然惹来非议,因此他才要站起来,喝止儿子,不让他继续往下说了。

    三个老将,尤世威、尤定宇和侯世禄都是露出惊讶之色,这些忧虑,他们并非完全没有想到,只是大明以文制武,武将听从文官调遣,在阵前杀敌,后方辎重粮草,以及战前战后情势的分析,何时出兵,何时退兵?都是文官督师或者是巡抚的决定,直白点说,武将只负责拼命,其他都是文官的事情。

    不比新近军头左良玉刘泽清等人,尤世威、尤定宇和侯世禄都是标准的老式军人,还抱持过往的规矩,对于文官督师,都有相当的敬畏,不该问、不该考虑的问题,他们不敢多说。

    但想不到孙子年纪轻轻,竟然已经是想到了他们心中的这些忧虑,虽然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有些不妥,但孙子的“明睿”和“成熟”却是让他们欣慰。

    “这些事情,不是为将应该讨论的。你要慎言!”尤世威假装微怒,但眼神里却有赞赏。

    尤定宇道:“娃说的没错,朝廷就是没粮没饷,不然闯贼岂能做大?”

    侯世禄没有轻易露出喜怒,他盯着只有十八岁的外孙子:“你说这是第一,那么,还有第二了?见龙,你不要阻止,让娃继续说。毕竟娃也是新科的武举啊,这些军事,娃有想法很正常。”

    没办法,尤见龙只能坐下。

    “是。”

    尤振武抱拳一下,不顾父亲阴沉的脸色,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