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震惊的毛子们

    第371章 震惊的毛子们 (第2/3页)

审美,其他国家的人喜不喜欢已经不重要。

    何况演帝兽演唱的版本,只强不弱。

    “啪啪啪啪——”坐第一排的组委会主席阿历克赛,以及十几位毛子歌唱家第一时间起身鼓掌。

    “我听到了伏特加的味道,那仿佛有酒精在口腔的弹舌,弹到我了我心中,我喜欢这首开幕歌曲。”

    “代替喀秋莎写下的一封情书,不止是爱情,还有国家战争,我不该反对让这个华夏歌唱家当主嘉宾。”

    “如果不是他告诉我,这首歌是二十一世纪的原创,我会认为《喀秋莎》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歌曲,难以想象。”

    “苹果树与梨树绽放,这句歌词只有我国人才会有所感触。”

    毛子歌唱家边鼓掌边赞美,掌声没有当初楚枳唱《歌剧2》那么大,甚至感受也没那么震撼,但相比一众本地观众,毛子歌唱家却更喜欢。

    “中俄建交75周年庆祝,枳先生必须成为表演嘉宾。”阿历克赛在心中斩钉截铁地想。

    建交75周年是三年后了,公元2024年,说一句上次中俄建交70年纪念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中俄两国的一把手都在……想想那玩意是什么场合。

    所邀请的歌唱家哪个不是德高望重之辈,显然阿历克赛说这话有点上头,但他作为俄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局的局长,即便是学术型领导,对此事还真不能说是吹牛。

    比如在三年后他对中方说,“希望纪念会有楚枳老师出现”,想想看中方负责这块的领导人会不会同意。

    其他国家的嘉宾属于慢半拍的鼓掌,他们没有毛子对歌曲的特殊感情,所以单纯从歌曲技巧和感情来判断。

    “这首歌还不错——”

    “不对……似乎还挺好听。”

    “歌曲好不好听另说,这楚枳的唱歌技巧和赋予歌曲的感情,是国际级。”

    “歌曲具有磅礴基调,又具备爱情的悲伤,平衡音的运用达到一个他这个年龄不该具有的地步。”

    森德斯特林对《喀秋莎》的听后感如上,一开始没觉得多好听,掌声也是随着人群礼貌鼓掌,简短的两分半钟歌曲结束,仔细咀嚼似乎又不错。

    克拉拉玛也说:“楚枳先生的高音如钢琴悦耳,但对歌曲赋予感情也很擅长。”

    “不单是擅长,歌词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但能把简单的歌词处理得感情细腻又磅礴,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放一起,现场演却一点瑕疵也没有,高音天才这样的称呼,对楚枳先生来说还是太片面。”帕西法尔说道。

    “是太片面。”森德斯特林点头,他先前认为缺少高音会没什么看点,刚才的表演很好的给了他一个颠覆。

    森德斯特林说道:“我有个想法,邀请楚枳先生去吉尔德霍尔学院讲一堂课。”

    “很不错,最好能让楚枳先生讲讲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帕西法尔点头。

    “楚枳先生应当还不到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有当下的演唱水准,除了先天的天赋,一定有后天的培养,是可以让学生多学习楚枳先生的作息。”克拉拉玛女士很赞同。

    学生:“首先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