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再访北大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再访北大 (第1/3页)

    等到将荣宝斋的画作修复完成,崔如拙也完成了他的创作。

    画面是一幅巨大的荷塘,已经从之前的十六幅单稿,变成了一个整体的画面,长度近九米,高度近三米。

    这是周至要处理的最大幅面的装裱,事先当然要做好准备工作。

    海潮庵本来就铺着木地板,周至让马爷找来装修队伍,又在地上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松木板平台。

    平台的两侧还加装了吊环,大厅的横梁上也挂上了葫芦吊,用来搬运和悬挂画作。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将画作从画架上剥离下来。

    这个倒是简单,画架是蒙布,铺纸,刷底纸,刷双层画纸,刷矾胶制作出来的,现在只需要将纸与布分离,就可以成功将画作取下来。

    不过因为篇幅过大,只能从一侧用铲子分离,然后边取边卷,最后做成画卷。

    之后需要将画卷正面朝下,铺设到蒙着塑料薄膜巨大的松木板上,再将背后的底纸与画心分离,这一步工序就好比装裱修复中的第一步,揭命纸。

    这一步其实也需要心细,作品实在太大了,需要喷水刷浆让画心铺平,这么大面积的纸张下不能有一丁点的气泡,还需要整体湿度均匀,其实也挺挑战的。

    最终周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松木板的周围钉一個边框,可以蓄水,让画纸整体浸泡在水里,待到所有底纸揭完,布置好画心,排除所有气泡以后再将水吸走,如此便保证了整个近二十七平米画卷的湿度统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与水分蒸发抢时间,周至又布置起了加湿机,关上大厅门窗,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压制水蒸气的蒸发,以最快的速度给画心加上新的命纸和背裱。

    命纸同样用的丈八大宣拼合,背裱则直接选择使用白绫,这么大的画幅,只能利用织物来加强强度。

    利用浆糊将这些全部做好以后,周至又吊来一块大松木板压在画背上,拆除掉加湿设备,拖来电热毯铺设在薄松板上,利用温和的温度加热,让画心达到熨烫平整和加速粘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