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集训,集训!【求订阅】
第二百五十三章 集训,集训!【求订阅】 (第3/3页)
利斯打世锦赛。
只不过这次十天的集训,和以往稍有不同。
以往更多的是在室内球馆训练,这次不管是太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在室外完成训练,其实这个时候的陆余已经完全不必依靠这种方式提升自己的呼吸法了。
但是他看见国家队的其他球员身体强度的缺陷之后,才提出了这个建议。
训练到第五天。
巩晓彬不干了!
“哪有这样练的,老子上次摔倒,波棱盖都破了一大块,室外场地也太遭罪了!”
他原本以为第一天室外对抗赛,就是意思意思,没想到最后来真的,每天都在室外训练。
室内还能封闭,室外还经常会被奥克兰当地的华人围观。
最关键的是,室外训练如果摔倒,更容易受伤。
他们不是没在室外训练过,他们这帮老球员以前经常每天三练,很多体能和速度的训练都在室外,但是却没有连技战术的训练都在室外过!
巩晓彬的反抗立刻得到了赞同,比如同样不想在室外训练的巴特尔。
刘玉栋倒是没说话。
他虽然也不喜欢室外训练,但是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不过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大,他渐渐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不过他知道,这种感觉源于伤病,和室内室外无关。
训练几乎是王非定的,室外的训练方式,也是他咨询过冈萨加大学教练马克·弗尤之后决定的,真的不是陆余的建议。
他只是在陆余第一天提议室外对抗之后,好奇问了易建联,才知道,冈萨加有室外训练的传统。
巩晓彬的话,无疑是在质疑王非的教练权威。
王非冷下脸,怒道:“不想打可以不打,反正现在人多,国家队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巩晓彬不说话了。
但是训练中各种偷懒是少不了的事情,陆余只是澹澹的看了一眼,心里知道第一个离队的可能就是巩晓彬了。
其实心里挺替巩晓彬可惜的。
这不是他第一次因为训练问题没法打国家队。
1999年的“卡伦湖风波”,当时中国男篮为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吉林卡伦湖基地训练。
巩晓彬和老蒋在训练场上发生了一次颇为激烈的冲突。
蒋兴权认为巩晓彬训练态度不够认真,当众说了他几句,而年轻气盛的巩晓彬也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两人发生了口角。
巩晓彬和蒋兴权的矛盾半公开化。
这次冲突,直接导致了巩晓彬被排除在赴悉尼的国家队名单之外。
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原因,巩晓彬的成就绝对会比现在高,但是他就是这样,要不怎么叫逍遥王呢。
王治郅也暗暗叹了口气,他准备回头悄悄和巩晓彬聊一聊。
王治郅刚进入联盟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师傅就是巩晓彬,巩晓彬教会了王治郅很多内线的地位技术,现在王治郅打球还有巩晓彬的影子,从这点就可以说明巩晓彬实力的强劲。
当年的中国国家队,巩晓彬是四号位上雷打不动的主力球员,即便是在国内赛场上已经呼风唤雨的刘玉栋也无法撼动其位置。
蒋兴权指导执教国家队的时候和个性张扬的巩晓彬关系有些不睦,于是在一场对阵韩国队的比赛里有意雪藏了巩晓彬。
结果那场比赛中国队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最终还是在多方面压力下蒋兴权指导才不得不派巩晓彬上场,而上场后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巩晓彬几乎一个人就打崩了整个韩国队。
其实说实话,王非和巩晓彬关系不错。
也不至于因为巩晓彬不训练,就不带上巩晓彬。
因为巩晓彬不喜欢训练也不是第一天了,从任何角度来说,除了身高之外巩晓彬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都是难得的天才球员,但天才往往都会傲物,所以巩晓彬也是名副其实的刺头。
球队经常传出他训练不积极的消息,对此巩晓彬说出了中国篮球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句话:“我训不训练在亚洲都没有对手,训练了也去不了NBA,那我干嘛还要训练呢?”
所以王非很清楚巩晓彬的态度问题。
只是他心里一直纠结,到底是带这些成熟的老将,还是带一些可以培养的年轻球员。
而巩晓彬的这句话,让他心里的天秤,产生了倾斜。
1秒记住114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