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改元元鼎

    第二百七十八章 改元元鼎 (第2/3页)

百姓一顿酒肉。

    凡是在渭河畔祭祀太一神的百姓,都有幸与公卿大臣一同宴飨,负责主持祭祀的县三老更是得圣恩眷顾,坐在皇帝左侧案几旁。

    汉以孝治天下, 对于长者十分敬重,而县三老就是一县长者中德高望重者。县三老可以免除徭役之外,还经常和宗室、高官一起,被皇帝加赐米、帛等。

    当然了,县三老虽说德高望重,可今日宴席还是不够资格坐在刘襄的右侧案几的,整个大汉的长者没有几个人可以比的过张苍,右侧尊位只能让张苍坐。

    “长者,请!”

    刘襄挽起袖子,亲自操刀,切割下一块祭祀过太一神的胙肉,然后蘸上酱料,请县三老食用。

    “小民惶恐!谢陛下圣恩!”县三老颤声说道,对着刘襄躬身一礼。

    天子赐胙,而且是亲手赐予的,可谓是天恩浩荡,县三老若不是拄着拐杖,恐怕此刻都站不稳了。

    “长者不必多礼。”刘襄笑着说道,伸手扶起躬身的县三老。

    刘襄登基以来一直效仿汉文帝打造忠厚爱民的形象,关心百姓疾苦,每次出巡都表现出亲近百姓的样子,来提高自己在民间的威望。

    历史上的汉文帝深得民心,被百姓尊奉为“行走在人间的圣人”,西汉末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将长安附近所有皇帝的墓穴全部挖掘,唯独没有动汉文帝坟墓,可见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后世的唯物史观告诉刘襄,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他的后代中必然也会出现不肖子孙守不住祖宗基业。因而刘襄自然希望自己百年以后,他的陵墓也能如霸陵一样不被人打扰,仍受万民敬仰。

    县三老自然是大受感动,嘴中不停的念叨着天子的恩德,含着泪水咀嚼着刘襄给他割下来的胙肉。

    紧接着刘襄又给宴会上的长者一一敬酒,丝毫没有天子的架势,以晚辈的身份对待长者。

    翌日,刘襄起驾返还长安,麟鼎县百姓都动身欢送,即便是年迈的长者也在后辈的搀扶下恭送,一直跟在刘襄仪卫卤簿后,送了好几里,久久不愿离去。

    对于身后的这一幕,刘襄内心自然是很喜悦,这一幕足以说明他如今大汉百姓心目中的形象特别高大,如此汉家社稷更加牢固。

    沿途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