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Zoom

    第136章 Zoom (第3/3页)

在最初的1亿美元投资中,两人会各自出资5000万美元,因为陈威廉目前资金全部都在投资之中,因为瑞克·沃尔顿借给了他5000万美元,让他得以完成投资。

    相对于陈威廉的出资,瑞克·沃尔顿更看重的,是他对于互联网的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想法,在他的眼中,这才是陈威廉最大的价值。

    而陈威廉也明白,Zoom公司的模式,始终会以自营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其中商品价格具有优势,因此更类似于华国的京东模式,是重资产的投资。

    他并无意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这方面,因此瑞克·沃尔顿会是他一个非常理想的合作对象,他对这家公司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就足够,完全没有必要去进行主导。

    事实上,如果没有瑞克·沃尔顿的参与,他根本就不打算亲自下场去做电商,那还不如直接去投资亚马逊。

    因此他也乐得将主导权交给瑞克·沃尔顿,让他去负责主要的实际工作,他自己就出资并且出出主意就好了。

    在Zoom公司成立之后,首要的任务,一个是组建团队,另一个就是去接触Groupon公司,尝试去收购这家初创公司。

    当然,这些都交给了公司的CEO瑞克·沃尔顿去完成就好了,作为名义上的董事长,陈威廉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比如,去见高盛的CEO劳伊德·布兰克芬。

    在高盛公司的CEO劳伊德·布兰克芬察觉到次级抵押贷款的债券市场面临的巨大风险之后, 就及时的做出了减持手中的CDO债券,并且买入CDS进行风险对冲的决定。

    并且他们非常狡猾的,表面不动声色,继续对投资人宣传次级抵押贷款CDO债券的低风险高收益,成功的将大部分的债券卖了出去,避免了更加重大的损失。

    不过在清理他们在这方面业务的账目时候,他们发现了如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危机,陈威廉的Meta投资公司,在他们高盛进行的做空CDO债券的合约,最高会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

    如果说这还可以承受的话——因为陈威廉的这些做空合约,对手盘主要是高盛的CDO债券购买人,真实归于高盛公司的亏损,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方从自己手中买入的由他们公司进行担保的CDS债券,那就非常要命了,那些CDS债券,担保总金额也超过了10亿美元。

    一旦这些CDS债券对应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发生违约,那么就意味着高盛公司将赔付全部的金额,也就是说,这超过10亿美元的兑付,可真是需要高盛来支付了,这将是相关业务中,高盛最大的一笔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