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章 郑芝龙的使者

    第二五一章 郑芝龙的使者 (第2/3页)

品急剧减少,以琉球岛为媒介的对日走私贸易趁势做大,正搞得风生水起之时,怎能轻易停战,让郑氏再恢复元气。

    郑芝龙无奈之下,派出自己的族兄郑芝莞等一行使者,前往巴达维亚和汉洲本土,商谈与两方罢战止兵,恢复海上和平。

    郑芝莞等人坐船先至琼州府,见了大公子郑森,通报了福建反正归明的消息,要求郑森带兵返回福建,与父亲重归于好,共抗清虏。

    随后,又至南平今越南金兰市,面见齐国驻安南大总管曹宁,再次表达了郑氏求和的意愿,并提出要前往汉洲本土,觐见齐国大王,重修旧好。

    曹宁随即安排郑芝莞等一行郑氏使团乘坐返回的移民船,前往汉洲本土。对于郑氏的反正归明,曹宁在心底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如此一来,将彻底解放部分齐国水师舰船的战力,可以协助明军发动更多的沿海登陆战。

    听说,登来的永初小朝廷也奋起一把,在去年九月间,派兵登陆辽东金州,然后一路向北推进六十多里,扫荡清虏留守残存的据点村镇,俘杀清虏数百,解救汉奴千余人。未了,登陆明军并未撤回登来,反而发动众多被解救百姓在原金州卫残破的城墙基础上,重筑了金州城,在清虏的后方打下一个楔子。

    当驻辽阳的清军闻知后,已是十一月的初冬时节,随后派出千余马队来攻金州,但被城头布置的十余门火炮击退。因为清虏为防明军登陆偷袭辽东,沿海数十里范围内城镇据点皆被废弃,以至于来攻清军根本无法就近获得补给,攻之不克后,遂又退回辽阳。

    在辽东沿海上冻之前,齐国水师舰船往金州紧急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军械,以备守军度过漫长的冬季,并能牢牢守住这个插入清虏后方的据点。

    另外,永初小朝廷还与齐国驻长山岛水师舰队军官陆战队着,在次年开春时节,攻辽东广宁卫今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区,一举隔断清虏与辽东的联系。

    瞧着大明这般攻势,俨然形成了一种战略大反攻的局面,那么齐国于此自然是要提供水师舰船予以支援。如此,孙可望、李定国等部明军在江南、湖广、四川发起正面进攻,登来明军于辽东侧后威胁清虏后路,说不定就会扭转整个天下局势,恢复大明江山。

    郑芝莞一行在得到了安南大总管曹宁一番形势解说后,心中顿感不安。若是清虏败退,大明复起,那么自己的族兄郑芝龙岂不是情势相当不妙。

    这几年来,郑军陆师不论是面对清军,还是面对明军,鲜有胜绩,不断丧师失地,好容易获得的广东地盘,不到数月时间,尽数丢失。话说,郑军从船上下来后,骑马使刀的技术明显不行,即使装备了不少火器,战斗力依旧不是很高,不要说野战,就是守城也都是被对手几轮狂攻后,旋即被克。

    那么,在反正归明后,郑军必须尽快摆脱与东印度公司和齐国人的海上缠斗,除了恢复海上贸易,获取金银收入外,还得充分发挥自家的海上优势,帮着永初朝廷于沿海掩护明军攻击清虏。否则,待大明重振,天下一统,郑氏却什么功劳都没捞到,反而有降虏击明的劣迹,难保不会遭到清算。

    郑芝莞等人随着移民船,从南平出发后,未几日,便至临安城今越南东南头顿市。在这里,他们再次见识了齐国人的威势。一队队武装乡兵,跨过临安河,进入临近的柬埔寨婆地今越南巴地市,接收附近城镇政权。

    为了酬谢齐国协助国中反国王势力顺利夺权,新任国王巴隆·拉嘉五世原本历史上于1659年登位遂割让婆地周边三十里与齐国,同时附送白银十万两,黄金两千两。

    对于柬埔寨国王的更替,除了西边的暹罗和南边的北大年素丹国颇有微词,并表达了严重关切外,周边的广南安南阮氏、占城、南掌今老挝、华英、南蟠等地方势力均保持了沉默。

    郑芝莞见之,不由瞠目结舌,未曾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齐国竟然在安南地区有如此之实力,可以暗助小国境内之反抗势力,颠覆其统治政权,进而还获得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