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自信的法国海军

    第二七一章 自信的法国海军 (第2/3页)

    “陛下,齐国人很聪明,似乎已经看破了我们法国的战略意图,不愿意为我们火中取栗,去攻击加纳利群岛,以便我们法国海军可以趁势夺取萨丁岛(即意大利撒丁岛)。”卢福瓦侯爵苦笑着说道:“而且,他们也深知,即使能一时攻下加纳利群岛,但囿于距离本土的遥远,根本无法获得持续有效的支援,很可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最终又会丢掉这片领地。”

    “那么,在西班牙王国海军未被齐国人吸引而去,我们的海军能否配合陆军拿下整个萨丁岛?”路易十四转头看着他的海军国务大臣塞巴斯蒂安·勒科诺伯爵。

    “陛下,即使西班牙人将其所有的海军战舰全都抽调至地中海,我们法国海军也有信心将其击败。”塞巴斯蒂安·勒科诺伯爵颇为自信地说道:“至于掩护陆军攻占萨丁岛,那对我们海军而言,更是一件极为轻松的事。”

    塞巴斯蒂安·勒科诺之所以如此自信,甚至表现的有些狂妄,皆托法国海军实力在近十几年来得到快速的扩充。截止到目前,法国海军已拥有160多艘战舰和近四万海军士兵。船舶建造基础、流程和相关制度也已经相当完善。这个时候的法国海军规模已经接近英荷两国的总和,达到欧洲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水平。

    法国海军之所以取得这般成就,离不开刚刚去世的前财政大臣兼海军国务大臣柯尔贝尔。自1669年执掌海军以来,法国海军经费年年上升,在1671年便达到了惊人的1300万法郎——是1662年的四倍多,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造舰运动达到顶峰。科尔贝尔决定让国王的舰队拥有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舰只,于是为大舰队订造了两艘最为华丽的、以太阳王称号所命名的排水量达2400吨、装备120门青铜火炮的巨型旗舰。它们分别是皇家路易号与皇家太阳号。

    之后,柯尔贝尔又建造了两艘以王室成员命名的排水量达2000吨、100炮的巨舰,皇家太子号与皇家公爵号。这四艘巨舰将法国的造船技术与精湛的巴洛克风格手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每艘战舰的尾楼与侧舷上部,都饰有以金箔覆盖的精美雕塑。当时法国的战舰往往以黄、蓝为主基调,加上百合花图案或是金色装饰,堪称海军史上的艺术品。

    同时法国颁布《海上大法》,施行船员登记制,让商船中有航海经验的船员可以随征随到,确保海军官兵能随时得到及时的补充。另外,科尔贝尔还在土伦与罗什福尔仿齐国海军军官培养模式,成立了专门培养风帆战舰指挥官的海军学校,以提升法国海军指挥官的专业技能和军官素养。

    要知道,此时的法国陆军在欧陆也是所向无前,先后经过“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和“归并战争”的洗礼,法国在陆上几乎就是无敌存在,成为欧洲第一个实现陆海双霸权的国家。此时的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中美洲的圣多明各、巴巴多斯、瓜德罗普、多巴哥和格林纳达以及非洲的塞内加尔、波旁岛(即留尼汪岛)等地都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

    羽翼渐丰的法国海军早在法荷战争时期便已初露峥嵘,虽然当时未能彻底掌控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但却表现出极为不俗的实力。

    由于法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路易十四的野心所及,法国海军必须一分为三:在南部的地中海、西部的比斯开湾与西班牙沿岸,以及北部的英吉利海峡、北海,都需要一支相对独立的海军的存在。

    比斯开湾和英吉利海峡及北海地区,因为拥有英荷两大传统海上强国的存在,法国海军若是想谋取上述地区的海上霸权,势必会遭到英荷两国的强力阻击,难度不小。

    相较而言,因为西班牙国力的持续衰落和奥斯曼帝国海军实力的孱弱,称霸地中海,对法国海军来说,就显得比较容易多了。

    你看,西班牙海军连一支奔袭数万里海路而来的齐国特遣舰队都奈何不了,被人家打得满头是包,那么,在面对实力更加强大的法国海军,岂不是更加不堪。说不定,他们在听说法国海军出港后,只能瑟瑟发抖地躲在某个港口,眼睁睁地看着法国战舰横行于地中海,夺取一座座关键的海上要冲。。

    ——

    12月2日,巴黎。

    在寒风的吹拂下,小雨斜斜地飘洒在地上,其中还夹杂着细小雪粒,落在脸上和脖颈处,让人感到一股彻底的冰凉。

    两辆马车驶过污秽的街道,在浓浓的雨雾中,稳稳地停靠在齐国驻巴黎公使馆门口。几名被雇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