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颗粒火药与定装

    第98章 颗粒火药与定装 (第2/3页)



    烧炭的方法也很简单,不但丁毅知道,辽民中,工匠中也大把人知道,大家七嘴八舌。

    然后选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靠山坡面挖窑洞,在洞里堆满木头后,点火燃烧着,再覆盖,上面先留孔,让木材在窑内经过不完全燃烧,炭化,挥发物逸出。

    另一种是让工匠制大铁桶,把木头放在铁桶里,铁桶下面烧火,四面留烟孔,以保证气流,大火烧几个小时,然后覆盖烟孔,使其经过不完全燃烧而炭化,最后冷却,打开铁桶后,就是精致的自制炭。

    前者制成的炭可以用来民用取暖,后者很适合制火药。

    还有人提议,制炭前先把木材晒或凉一两天,则更好,而且用硬木制炭最佳,但旅顺这边松柏木较多,硬木较少。

    李忠义带着丁毅看他们制作过程。

    每个妇人都拿着研钵和研体,有的磨硝,有的磨硫,有的磨炭,每人磨一种,磨完之后,都要清洗才能再磨。

    全部磨成粉后,按比例配制,再放到一起磨。

    这时候磨的时候就比较小心,附近五十米内不能有烟火,远热热源,速度不能太快,动作要柔和,大概要磨十五分钟左右。

    明代的火药到这里就算做好了。

    但丁毅的没有结束。

    因为他要弄颗粒火药。

    颗粒火药在十四世纪欧州已经出现,这是火药技术的一场革命,也是火器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之前,包括现在的明代都是用粉末火药当发射药,这有很多缺点,运输不便,燃速不均匀,容易受潮。

    特别是粉末装的火药挤在枪管里,受力时容易挤压在一起,这样点火时,因为缺氧而无法完全燃烧,这样就降低了火药的威力。

    后来有枪手装的不紧,但装的太松也不能发挥火药的威力。

    所以厉害的枪手,会把火药装的不紧不松,对操作要求很高,也费时间。

    而颗料火药改掉了上面所有的缺点,他们易运输,不易受潮,燃速均匀,装的再紧都有空隙,便于氧气燃烧,把火药的威力做到了最大化。

    最重要是,同等威力下,颗粒火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