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未来的路

    第十八章 未来的路 (第2/3页)

布,给婴儿喂奶的事我去做好不好?”

    陈峰眼睛立刻亮了起来,立刻用力的点头,嘴里叫道:“好,好!”

    “唉。”赵长星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摸了摸陈峰的脑袋,又摸了摸钱悦的脑袋。

    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火种号飞船之中,1名成年人跟10名少年人的育婴之旅就此展开。

    对这30名婴儿,赵长星仍旧采取了月子之内吃奶粉,出了月子就吃其余食物的策略。虽然一号基地现在已经养了奶牛,且有一些牛奶产出,但现阶段最多也就是喝点鲜牛奶的程度,做成奶粉还办不到。飞船之中储备的奶粉仍旧要节省着用,给下一批婴儿准备着。

    在这段时间之中,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毕竟还未出月子的小婴儿实在太脆弱了,赵长星一直都没有到一号基地去。

    有了孩子们的分担,赵长星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策略了。

    原定的发展路线之中,宇航员们在一号基地完工之后,立刻就要通过工业区之中的定制化设备,譬如化学与化工实验室,3D打印机等,开始自己生产建造无土栽培车间所需的各种建材,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搭建出来,令其产出各种食物以供人口数量的扩大。

    但现在,面对着成年人只剩自己一个的现实,这种策略很显然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了。

    首先一点是,现阶段一号基地的产出完全足以支撑近十年乃至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食物消耗,且还有剩余。如此一来,新的无土栽培车间的建造反而不那么急迫了。但这段时间很显然也不应该浪费掉。

    “那么……先想办法实现一些初级的工业化?等第二代的孩子们也长大了,粮食消耗多了,再规模化的生产建材出来,进行新的种植基地的建造。”

    一号基地的工业区是可以生产各类建材的,只不过无法达成规模化,而是定制化的。就比如一块隔热板,它的生产机制并不是流水线、规模化的大量生产出来,因为火种号飞船之中很显然不可能直接运一条生产线过来。

    它的生产机制是这样的,它需要赵长星或者其他人先去人工采集一些矿石来,用小型多功能炼矿设备将其一点一点的炼成符合需求的钢材,需要的橡胶、管材、绝缘材料、隔热材料,则需要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之中,人工执行各种化学反应,一点一点的配置合成出来。各种材料都齐备了,再人工将其拼装在一起,最终制造出一块合用的隔热板。

    但现在,赵长星并不打算使用现有的那些机械进行种植基地所需各种建材的生产,而是打算先用这些机械,生产出譬如粉碎机、研磨机、高炉、铸造机等一系列的机器,再用这些机器去规模化的生产种植基地所需的建材。

    “食物始终是最重要的物资,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大约20年之后,食物的消耗速度就将追上一号基地的产出速度。也即,最晚20年之后,新的种植基地必须要建成,否则就有人要饿肚子。”

    “想要呈规模化的生产新的种植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