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投产

    第二十三章 投产 (第2/3页)

,便是主粮了。主粮主要分为水稻和小麦——土豆则不在考虑之列。

    有水稻和小麦,没人愿意去吃土豆。红薯也是如此。土豆与红薯这玩意儿主要用来制取淀粉,用于工业化用途或者去当饲料,又或者做一些宽粉粉条之类,直接拿来做主粮的话,赵长星自问还没有那么惨。

    人类一号基地的产出,赵长星之前计算过,大约足够50名成年人和几十名幼儿的消耗。而现在,第二代的孩子眼看就要成年——事实上他们现在的饭量已经不比成年人差了,这样算来,成年人就可以算作41人。再加上60名孩子,一号基地的产出虽然还可以支撑,但可以节余进仓库之中的食物已经很少了。有些品类的食物甚至已经入不敷出。幸好仓储区里有以前的储备,才能暂时支撑住。

    只是眼看着一些品类只出不进,可以节余进来的种类,数量也越来越少,赵长星总会感觉如同有一把小刀在割自己的肉一样疼。

    水稻与小麦各自获得了2000平米的种植面积。这两种作物可以采取双层种植法最大化的利用空间,那便是各自4000平米的种植面积了。

    一年4轮,一轮种植,小麦可以产出大约3.5吨左右,4轮便是14吨。水稻一轮可以产出大约5吨,一年就是20吨。

    有了这一年34吨——减去大约4吨的损耗或者意外、病害等影响,也有30吨。小麦磨成面粉,水稻变成大米各有大约3成的损耗,最终收获到的面粉与大米总量,便是21吨。

    以一名成年人在副食品充足的情况之下,日均消耗主粮0.5公斤的水平来算,这21吨的年产量,足以供应120名成年人食用了。更何况,那三成的损耗,也即麸子、米糠等——约9吨的重量,并不是直接被扔掉,它们同样是优良的饲料,喂给牲口吃也是会变成肉的,同样会变成人类食谱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二号种植车间之中大米与小麦的种植,会大大减缓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算,至少在30年内,赵长星无需再去担心粮食不足的问题。

    青储玉米、水稻、小麦这三种作物的种植,占去了二号种植基地7000平米的面积。还剩下2200平米的面积可供利用。

    蔬菜肯定是不会考虑的了,一号基地里蔬菜种植区产出的蔬菜就已经足够食用。毕竟这玩意儿产量高,占地小,生长快。在当前阶段,吃不完的蔬菜都是直接拿去给牲畜当饲料用的。

    在这些面积之中,200平米的面积被划分出来,打算种植各种果树,譬如苹果,梨子,葡萄,香蕉之类,丰富一下人们的食谱。另有1000平米用来种植大豆,年产量约有4吨左右的样子。

    还剩下最后的1000平米,则用来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譬如棉花,花生,油菜,芝麻,油葵,甜菜,甘蔗之类。

    也有人提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