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汉武帝:泰山封禅,你也配?!

    第15章 汉武帝:泰山封禅,你也配?! (第2/3页)

大灾难!】

    【面对辽帝亲自率领的20万大军南下,宋真宗赵恒慌了,忙问计于群臣。】

    【然而北宋大臣们只有一个想法——】

    【“陛下,实在不行,我们迁都……跑吧!”】

    【顿时,整个朝野上下,全都是不战而逃的想法!】

    【逃,可是把大宋土地,拱手相让啊!】

    【可悲就可悲在,当时皇帝也是这么一还想法!】

    【事当时才任职一个月的宰相寇准站了出来,厉声反对道:“出这种注意的人,就应当斩首!”】

    【“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

    【“可皇上如果亲自出征,士气必定会大振!就一定能击退敌军!”】

    【面对宰相的力谏,再加上不断从边疆来的告急边报,皇帝这才勉强同意。】

    【但人还没有到达前线,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怯懦想退兵。】

    【宰相寇准再一次拦着:“陛下,如果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

    【这才再次大小皇帝撤退的念头。】

    而之后,画面一转,皇帝御驾亲征,果然失去壮大百倍!

    【辽军死伤惨重!】

    【甚至都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北宋也即将大胜归来!】

    【可这时,赵恒却要主动议和!】

    【战胜一方,却主动给战败一方低头,还要主动赔款!】

    【更可气的是,还说出了:“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算是对方要百万,也可以接受!”】

    【百万银两!】

    【战胜一方!】

    【主动赔款!】

    【明明可以一朝将辽永绝后患,可是赵恒却要主动低头!】

    ……

    看到着,祖龙已经捏紧了拳头!甚至气到浑身发抖!

    “大宋这皇帝,骨头实在是太软了!”

    “身上还有身为皇帝的气节吗?!”

    汉武帝:“他是没有膝盖吗?就喜欢跪着?如果朕有这样的后世子孙,早就已经被气得七窍生烟了!”

    李世民:“难怪有人说大宋是弱宋,朕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朱元璋:“这货也配称为帝王???实在是太丢脸了!”

    ……

    显然,这才是入榜原因一!

    【入榜原因二】

    【泰山封禅!】

    !!!!

    诸位皇帝顿时一惊!

    有了前面的入榜原因,再盘点到这里,所有帝王们都不解了!

    朱元璋:“泰山封禅,可是古代帝王封禅最高的祭祀!”

    “历代皇帝最向往之事,这可是规模最大、无比隆重的盛典!”

    李世民:“靠!朕真要骂人了!朕做了那么多,都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前去封禅,你一个不战而降的怯懦皇帝也配?!”

    第一位泰山封禅的皇帝——祖龙怒火腾得一下上来:“朕次次都认为你们大宋的昏庸已经到了极限,却还屡次突破朕的认知!”

    第二位封禅的皇帝汉武帝:“丢人现眼!朕不屑与这样的皇帝为伍!历来最神圣,天下最大的盛典封礼,你连登一寸泰山的资格都没有!”

    汉光武帝刘秀:“朕瞬间感觉自己荣光无比的泰山封禅被玷污了!”

    唐高宗李治:“朕泰山封禅时,西域百官,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只能跟在朕的大辇后面双脚走路,万邦朝贺!”

    “但你大宋的皇帝呢,竟然主动给外族下跪!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朱元璋:“朕兢兢业业一生,都没有考虑封禅的事情,实在是这个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泰山封禅的逼格!”

    【澶渊之盟后,赵恒还意味着是一桩特别自豪的事情,沾沾自喜,得意好一阵!】

    【就因为这,再加上臣子的建议,赵恒决定向历代伟大的帝王看齐——泰山封禅!】

    【从此,赵恒哪有心思治国为民,反而是为了封禅,开始伪造天书!】

    【精心编造神迹故事,以此唬人!】

    【当伪造天书之后,一切准备就绪,赵恒开始泰山封禅!】

    【而因为这一次封禅,就耗费了八百余万两!】

    【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了金一万两!】

    【银五千两!】

    【二十六百十座建筑的糜费,其费用之大,恐怕不是几千万贯能打住的!】

    ……

    看到这,祖龙真是气到浑身发抖,“任谁也没有想到,大宋竟然出了这么一位不要脸的皇帝!”

    汉武帝:“看起来,还是之前那位仁宗的父皇!一个这么丢脸的皇帝,竟然生了那么一位仁义的儿子,说起来,是亲生的吗?”

    李世民:“越看朕越生气!早知道这样的垃圾都能封禅,那朕当初还顾忌什么?!”

    赵匡胤:“丢脸啊!我们大宋有这么一位给外族下跪,恬不知耻封禅的皇帝,实在是太丢脸了!”

    赵光义:“皇兄,这才是我们大宋六大昏君刚开始啊!”

    宋徽宗赵佶:“所以说北宋的灭亡根本不怪朕,你看从上头就开始烂了!”

    宋高宗赵构:“父皇说得在理!”

    ……

    【总评】

    【赵恒在位前期,经过近四十年的经济恢复,天下富庶,财政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