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字片

    第四章 光字片 (第2/3页)

立刻答应,也说了很多困难。

    这些都是陆天意料之中的。

    临走的时候,陆天特意提到这些煤烧光,他再搞些块煤送来。郭站长客气了几句,就没再说什么。

    果然,这一次去郭站长家没有白去。

    上班之后,陆天的岗位就由掏粪工转为垃圾清运工,郭站长的理由是,陆天已经转为正式工,调换工种也是应该的。

    虽然垃圾清运工依旧脏的要命,不过,比之前做掏粪工可强出百倍。

    在环卫站,清运垃圾的活有一个好处,与其他环卫工种相比,清运垃圾时间相对自由。把几个垃圾点清运完了,其他时间都是自己的,没人管。

    有了好处,自然就有坏处。

    全年365天无休,即便是大年除夕,该清扫也得去清扫。

    这个年代人都自觉,以不劳动为耻,没有现在的考勤制度,一样能把活干利落。

    对于光字片,重生前的陆天印象还是模糊的。

    毕竟在电视里大多都是室内镜头,全景镜头很少。模模糊糊只记得“仁义礼智信”五条小街的名字,至于小街究竟是如何布局的,他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从调到光字片清运垃圾那天起,陆天才算是真正走近光字片,从别人口中,也知道了一些光字片过去的事。

    ……

    闯关东的时候,因为饥荒,也因为战乱,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拥来了大批流民涌入了吉春市。他们都是身无分文的中国贫穷农民,没钱建起哪怕稍微讲究一点儿的家园。何况他们中许多人并不打算长期扎根,有朝一日还是想回原籍的。于是就地取材,挖土脱坯盖起了一片片泥墙草顶的临时之家。

    半短短几年中,出现了一排排泥草房,像农村似的。最初的街道开始形成,正如农村也有村路。

    解放后,光字片发生了极大变化。

    若以五十年后的中国城市建设速度而言,当年的城市进程是不足论道的,也可以说是缓慢的。但在这个时候,光字片的老百姓都觉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