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完美的策略

    第三百九十章 完美的策略 (第2/3页)

线城市,连部分三线城市都有的新区,逐渐沦为真正意义上的卫星城。

    制造业的智能化,导致这些新区派上了用场。

    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是指医院、大型商圈、学校等这些为了人口流入而服务的设施配套不完善。

    但是水电、网络、工业用地、商业用地这些2030年制造业所需要的要素一应俱全。

    这导致新区们还是没有出现大幅度人口流入的现象,但是工厂们在新区开始运转起来,对华国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利好。

    至少地方政府们可以借机缓解及及可危的财政状况。

    而对于发达城市们来说就没有这么好了。

    高收入人群们可以远程办公,他们没必要再去承担一线城市高不可攀的房价。

    对于一线城市的高收入人群们来说,完全可以分散到各地远程办公。

    之前这种现象在互联网大厂里面已经非常普遍,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普及。

    这直接导致一线城市的房价只能依靠冻结交易市场来维持纸面上的数字不跌。

    科创生物的生物通信网络大规模铺开后,受到影响的将不只是高收入人群,所有岗位都会线上办公化。

    失去人口的一线城市,绝不仅仅是房价崩盘那么简单。

    人口大量流出带来的是全面崩盘。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好在华国还有时间,目前的生物通信网络只是局限于姑苏一个地方。

    同时靠着生物通信网络在姑苏,姑苏的房价不仅没有崩,反而迎来了一波暴涨。

    华国的技术官僚们之所以把下一步选在一线城市,正是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让一线城市的房价也有一波显着的涨幅。

    然后借助这波涨幅,把“金融炸弹”给定点拆除。

    简单来说,就是房价上涨,交易活跃,逼迫贷款客户提前归还本金。

    降低一切房屋抵押类贷款的总额度。

    当房价下跌的时候,房屋的所有者拿着房子很难在市面上以合适的价格换取现金流,从而无法结算房屋抵押贷款。

    拆除围绕着房屋的金融炸弹,只有在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会上涨的时候才做得到。

    生物通信网络的开放时间,经过了精心计算。

    每一批次的城市都要做到“金融炸弹”的拆除,同时借助交易市场的各种税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李渺渺在跟华国金融体系沟通后,不由得为其谋略而胆寒。

    因为从虚拟现实设备上报,到和郑理完成谈判,不过短短半个月时间。

    技术官僚们已经想到了一个完整的解决办法,能够刺破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不影响到华国的金融体系安全。

    所有人都知道地产泡沫要破,华国的地产、阿美利肯的股市和霓虹的国债,被誉为金融圈三大奇迹。

    都觉得它们会爆,但是就是不爆。

    之前工业vr和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普及,勉强靠着增加交易难度,勉强维持住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

    三四线早崩了。

    而虚拟现实技术,更是让他们想到了一个将地产和金融解绑的方案。

    李渺渺从姑苏这两个月房产交易市场的热度推测,就知道这一计划大概率会成功。

    在职场也混了这么多年,李渺渺完全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即便她内心胆寒,但是表面上还是装作一副钦佩的神色:“这真是一个完美的计划,您不愧是金融领域的老兵。”

    “这也是下面的年轻人们想到的,我其实没有做太多的工作。

    只是对他们制定的计划进行了一些查漏补缺。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后续还有很多的工作很难做。

    光是虚拟世界导致的大量人口流出问题,就让人很头疼。

    小李你们应该也有感受到,从vr诞生以来,公务员考试热依然存在,但是在社交网络上关于公务员考试的抱怨越来越多。”

    “是的,我经常看到类似公务员考试难上热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