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宰予毒策

    第二百五十七章 宰予毒策 (第2/3页)



    也正因为范氏与这些家族交好,所以范鞅在国际间享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拥有巨大的舆论加成。

    先前铸刑鼎那口锅,范鞅之所以能如此顺利的栽赃到赵鞅的身上,也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饶是范氏这样在晋国根深蒂固的家族,都得依仗外交手段来帮助自己打击政敌。

    像是宰予这样受封不过几年时间的暴发户,要想扳倒三桓,出任执政卿,走上人生巅峰,就更得依仗外部势力的援助了。

    况且,别人不清楚历史的发展,宰予还能不清楚历史的发展吗?

    范鞅已经活不了几年了,他死以后,赵鞅将犹如一颗新生的太阳在晋国升起。

    谁要是因为他现在被范氏压得喘不过气而瞧不起他,那是迟早要为之付出代价的。

    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既帮助了赵鞅,又不使鲁国再次卷入齐晋两国的争斗呢?

    宰予琢磨了半晌,脑子里忽然冒出了想法。

    要不然拿卫国开个刀?

    我们鲁国虽然收拾不了齐国,难道还收拾不了齐国的盟友卫国吗?

    可这个念头刚刚在宰予的脑海中升起,便迅速被他否决了。

    虽说教训卫国的确没什么难度,但这么做的话,也太不厚道了吧?

    他刚刚给卫侯出了个背叛晋国的主意,转过头来宰予便带着鲁国军队把他当鸡杀了,这不是钓鱼执法吗?

    我们春秋可不兴这个。

    而且,一旦我真的这么干了,回头卫侯把我和他之间的那点故事全都兜出去,那我宰子在国际上的名声还不得臭到沟里去了?

    不管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还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问题,这笔买卖都不值得做。

    我一边倡导大家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教诲,结果自己个儿在那儿搞背刺。

    这样一来,以后还有谁愿意相信我的学说?

    宰予垂着脑袋皱眉思索,正在两难之际,他忽然看见了挂在腰间的阳关虎符。

    转瞬之间,鬼魅般的借口涌上了心头。

    宰予道:“我国刚逢水旱之灾,又经阳虎之乱,如今国内民生疲敝、士卒困乏,上至国君三桓,下及百姓庶民,无不心懒意灰。

    但赵子待我不薄,在我贫贱之时,便对我礼遇有加。后我宰氏商旅初创,在晋国营商时,赵氏又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

    我可以向赵子保证,此次,予必定会运用平生所学,游说国君与三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向他们痛陈利害,以求再叙鲁晋昔年之好。

    请您转达赵子,即便国君与三桓不愿出兵,予依然愿亲率菟裘三百之众,前往晋国为赵氏助阵。”

    虎会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但他能够被赵鞅派来担任赵毋恤的御者,又怎么可能是愚笨之人呢?

    他一下就听出了宰予的言外之意。

    这事,宰予可以办,但是,不保证能成。

    不过虎会也没想到,鲁国这两天居然还爆发了一场小规模内战。

    他惊叹道:“我在晋国时,就听说过贵国阳虎的恶名。说他挟持主君,篡夺国政。没想到,现如今,居然还有谋逆的胆子。”

    宰予叹息道:“谁说不是呢?倘若不是阳虎叛乱的计划遭到泄露,或许您见到我时,我就不再是菟裘大夫了。”

    虎会闻言,也不免感慨命运的无常:“人生在世,生死富贵,的确只在一念之间啊!倘若阳虎成功,您现在恐怕要么出奔国外,要么就是沦为阶下之囚了吧?”

    阶下之囚?

    一旁的子贡听到这话,忍不住直摇头,他心中暗道。

    “你看你这,不是误会大了吗?阳虎要是成功了,这小子这会儿估计已经加三命,任下卿,位列鲁国权力最大的六个人之一了。真是……不愧是晋国来的老实人,终究还是太年轻!”

    宰予的余光瞥见了子贡的反应,不过多年来在外交场合磨练出的二皮脸这会儿算是发挥了作用。

    他厚着脸皮附和道:“唉呀!谁说不是呢,不是我不想协助赵氏,实在是时机不凑巧啊!”

    没有完成主君嘱托给他的任务,虎会不免有些失望。

    可他终究只是个传话的,也没有继续多嘴的资格,赵鞅的话他带到了就行,自作主张的多嘴多舌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宰予看到虎会神情微动,心中不免一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