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都是逆子!围城

    第三百二十七章 都是逆子!围城 (第2/3页)

证,但应该是礼王府的。”

    “这人是谁,能让朕的两个儿子同时动了心思。”

    “此人名叫邬玉卿,也是个读书人,但却不走仕途科举,奴才还发现,其师承法孝真人。”

    “法孝?”嘉德自然是知道此人的,儿时还曾见过几面,是一直陪在父皇身边的谋士。

    这一刻,嘉德哪里还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儿子为了皇位是早有反心。

    “杨佋呢,他为什么也对此人感兴趣?”

    戴权回道:“陛下命奴才追查延祺宫那名告老离宫的老太监,只是秘谍司的人赶到时,发现人已经死了,但秘谍司在其家中却发现了一面玉佩,那玉佩应是陛下年宴时赐给礼孝郡王的。”

    “不过奴才也只查到了这点,并不能证明礼郡王于此有什么牵连,可能只是为了......”

    戴权没有说完,但嘉德却明白,龙生龙,凤生凤,一切说到底还是为了东宫的那个位子。

    “逆子,都是逆子,咳咳......”

    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戴权急忙起身从袖袋中取出手帕,帮嘉德接住了从喉咙中咳出的血痰,看戴权的熟练程度,明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陛下,保重龙体要紧。”

    只是嘉德却把他推开了。

    他经历过宣隆时期的诸王夺嫡的场景,一切的起始都源自于皇太子被废,不就是因为东宫之位立的太早了吗,三十年的东宫太子,这让长寿的宣隆帝如何能放心的下。

    也正因如此,嘉德才迟迟不肯早立太子,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陛下,内阁的诸位阁老还在等您议事呢。”这时戴权提醒道。

    嘉德闻言,收敛了脸上的戾气,起身向正殿走去。

    ......

    “且不管此次辽东边军叛乱的肇事者是谁,诸位爱卿都说一说,当下该如何应对吧,京中的防务能否抵挡辽东的边军,该调那支大军平叛。”

    “你们先议,拿出个方桉来,朕再定夺。”

    “至于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与其冠冕堂皇的逃跑,朕宁愿死在刀兵之下。”

    “谁若再提,视与叛军同谋。”

    在众人还未开口之前,嘉德率先开口定下今日议事的基调,他不想和自己的臣子,讨论自己儿子为何造反的原因。

    更不愿意,在自己儿子的兵锋之下,弃了祖宗的社稷,落荒而逃。

    且经过刚才偏殿的那番心绪波动,此时的他也感觉到有些不适。

    有了皇帝定下的基调后,众人同时看向了傅东来,大家或许已经习惯了傅东来作为朝堂的定海神针,至于杨景,却自动被忽略了。

    傅东来沉吟片刻,先是向御座上的嘉德施身一礼,转头看向一旁的严华松问道:“严大人,你是兵部尚书,事情紧急,你先开个头吧。”

    严华松听罢,心中飞速急转,组织着方才来时路上就已想好的话语,他是兵部尚书,只需将各种选择摆出来,供内阁决断即可。

    “诸位阁老、大人,京防十二营尚有四营驻扎在京城附近,总计兵马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城中的禁军、巡防营,连兵马司也算上,勉强能凑出一直三万人的大军来守城。”

    “考虑到辽东边军乃是大乾的精锐,这三万大军守城有余,对敌交锋的话,还要打上一些折扣,要想平叛的,最好还是从外调兵。”

    说着,严华松还小心翼翼看了眼御座上的嘉德,毕竟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皇帝亲军,好在嘉德并无任何不愉之色,严华松这才继续说道:

    “兵部这边大致可拿出三种方桉来,其一,距离京师最近的,有大军驻扎的边镇,只有宣府和蓟州镇,嗯,虽说蓟州镇的大军被抽调北征,但后续有京营一部和备倭兵充实防务,或可调军回援。”

    “其二,北直隶各地卫所,也可派人组织起来,同样是一支不弱的力量,但这恐怕需要一些时间来操作,还要选派得力的将领才能聚拢军心。”

    “其三,就是从河南山东山西三地调地方兵马入京,但大军抵京同样需要时间,距离最近的,则是正要北上蓟州的备倭兵了,只是备倭兵毕竟是新组建的,对上辽东边军如何,恐怕还待商榷。”

    “请,诸位阁老、大人决断。”

    傅东来看向了一旁的叶百川,内阁中众人,最知兵事的莫过于他了,此次北征,傅东来只负责后勤,而前方一切大军调动事宜,都是由叶百川一手负责。

    “蓟州镇就不要考虑了,蓟州边军北征后,防务本就空虚,虽然朝廷下旨抽调京营和备倭兵北上,但眼下备倭兵还没有到齐,一但抽调,山海关本就已经洞开,若是再招来东胡人南下,到时候生灵涂炭,你我都会成为大乾的罪人。”

    “宣府的话,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京城距离宣府有四百多里地,一来一回,大军想要赶到最快也得三日之后,仅凭三万人马,想要守住京城三天,不是不可能,但风险太大,而且宣府要从各处烽堡集结大军,也需要时间。”

    众人都知道,接下来不管是朝廷一方,还是辽东一方,都在赶时间。

    朝廷要敢在城破之前,调来大军平叛,辽东则要敢在勤王大军赶到之前,攻下京城。

    也就是说,此战一开始就是决战,不会留给双方试探消耗的机会,辽东一方必回不遗余力,不计代价攻城。

    而京城的守军,京营也曾论调边镇,或许能抵挡几个回合,可禁军、巡防营、兵马司,超过了一般的守军,战力最少都要打一个折扣。

    这三万人,能不能占满京城四面的城墙都是未知。

    这时,杨景忽然开口了。

    “既然备倭兵已经在北上的途中,那就调备倭兵入京,一面与辽东边军周旋拖延时间,同时一面派人往山东山西河南三省调勤王大军入京。”

    众人虽然新奇杨景居然没装哑巴,但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最好的选择。

    傅东来看向严华松问道:“备倭兵现在何处?”

    “先头一部三千人,已经到了河间府,大部人马还在济南。”严华松回道。

    “还在济南?朝廷不是早就下了抽调文书了吗,怎么还在济南?”

    不知傅东来不满意,敢在议事开始前赶到的杨佋心中也满是疑惑,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被宋律给耍了,可谁给他的胆子?

    数日前,大军前锋就已经在济南了,再不济,这会儿备倭兵主力也该到河间府了。

    之前双方约定好的是,备倭兵先锋人马要先一步赶到保定府地界之内,而且宋律的先锋人马居然只有三千人,与他约定好的一万,中间差了七千。

    最关键的是,兵部掌握的信息,居然比自己还要准确。

    他当初为了盯着宋律,是派心腹先一步赶到来州的,这么看来自己的人应该是已经失去了对外界的联络。

    “好个宋律。”杨佋心中咬牙,可偏偏他还对其无可奈何,因为现在整个朝廷都求着人家,若换做以前,自己随便使些手段,就能摘了对方的花翎,可如果此次能顺利度过难关,那有救驾之功护身的宋律,就算是他也轻易拿捏不得了。

    另一边,却听严华松道:“阁老,这倒不能怪宋律,备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