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

    第15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10 7/10) (第2/3页)

点说不过去,便带着歉意地向邱教授解释道。

    一听李明智这么说,邱成同那边也沉默了片刻,要是他真的过去了,见到北大的潘彪,两人还真有可能掐起来。

    “我理解你的担忧,虽然我并不想和他们吵架,但是你说的事情确实有可能。”邱成同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明智能够听到一声微弱的叹息声。

    其实李明智知道,邱成同对北大的批评其实是对华国整体大学数学专业的批评,毕竟他是研究数学的,其他方面也不了解,自然不会插手。

    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只不过是因为邱教授认为北大是华国第一学府,至少数学方面北大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华国第一。

    他把他对华国教育问题的看法清楚表现出来,从北大开始在他看来是最合适的,因为这是一个大范围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他当初提出来的时候是指望能够心平气和地来探讨这些重要的问题。

    不过后来因为一些媒体报道的时候将他所说的话进行了不完全一致的二次转述,以及一些其他问题,使得战事升级。

    而对于他和北大的争端,华国大陆这边北大之外绝大部分数学教授都是一种旁观的心态,并不想参与到这场邱-北之争中。

    “我还听说这个周明2月1号会在科大举办学术报告,是真的吗?怎么你们学校一点消息都没有放出来?”邱成同不想再说他与北大之间的事情,便又对李明智询问了另一个问题。

    “对,其实这件事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我已经和学校那边说了,让他们尽快把这件事的通知弄出来放到官网最显眼的地方,一直挂到2月1号当天。”李明智又解释道。

    “行吧,我想知道的事情也都知道了。

    既然他2月1号会在科大举办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报告,那我到时候也去一趟,其他事情我到时候再和你聊吧,反正到时候北大那边肯定也会有人过去的。”邱成同道。

    现在本就是深夜了,邱成同也不想继续打扰自己的老朋友,很快便挂断了电话。

    “唉!”李明智看了看已经挂断电话的手机屏幕,想到了老朋友和北大的那点事情,又想到了国内的一些事情,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不过这声叹息很快就被笑意取代,因为他想到了周明。

    1981年从华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到2011年担任华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的李明智,现在的他认为他为自己这个读研究生时候的母校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当初坚持破格聘请周明为科大的数学教授了。

    “有了他,华国数学界应该很快就会不一样吧,至少科大会变得不一样。”李明智心里这么想着,将手机关机走进了卧室,准备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李明智便收到了一个关于周明的震撼消息。

    不过这个消息却并不是关于周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而是关于周明前几个月才创建的一个人工智能公司的事情。

    “鲜花社燕京时间……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该人工智能可以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研究及蛋白质设计应用】的华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周明教授便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他们公开了这种新型人工智能系统的源代码,并且详细描述了它的设计框架和训练方法……这些论文和人工智能系统资源的发布,不但能够让该人工智能系统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技术为广大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使用,激发这一领域的进展,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

    这条来自鲜花社的最新消息不仅花费了大篇幅报道了周明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布出来的【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成果,还报道了他们决定公开该人工智能源代码的决定的事情。

    经过鲜花社这一报道,周明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各种平台也涌现出大量的科普【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的视频和文字。

    “呵呵,这小子,他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还没被报道出来呢,这就先因为这件事被上面报道了。

    真不知道他这脑子是怎么长得,竟然还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等处理完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得找陈文和陈云他们两个好好问问。”正坐在桌子上吃早饭的李明智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新闻,一脸笑意地自言自语道。

    “怎么了,你今天一捧着平板就一直在那傻笑,看到什么新闻了?”在一旁吃早饭的老伴见李明智笑的像个孩子一样,有些好奇地问道。

    “就是我之前和你提到过的那个年轻人,周明,他又上新闻了,还是鲜花社报道的,大篇幅报道。”

    李明智抬起头看向自己的老伴,依旧是面带笑容地对她说道,并且最后提到鲜花社报道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一下是大篇幅报道。

    “是他上次给你打电话,说的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情?

    不是还没证明他那篇证明的正确性吗?这么快就报道了?上面是不是有些太着急了?”

    李明智的老伴一听他说鲜花社报道了,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几天李明智一直在关心的哥德巴赫猜想。

    身为李明智的枕边人,他老伴自然对李明智最近在忙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些了解,因此她才会有些奇怪地这么问,毕竟最后要是被证明出来周明的证明过程有漏洞,不被认可,那岂不是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是。”听到老伴的询问,李明智摇了摇头,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要是真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倒没这么意外。高兴肯定会高兴,但也不会这么高兴,毕竟最高兴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那还能是什么?”李明智的老伴听李明智这么一解释,心中的好奇就更甚了,她索性直接从李明智的手里拿过平板,自己看了下新闻内容。

    “人工智能准确预测蛋白质?他不是数学教授吗?人工智能方面也这么有天赋?”李明智的老伴一脸惊讶。

    “那肯定,要不然我怎么说我给我们科大捡了一块宝呢。

    而且他可不仅仅是在人工智能和数学方面有天赋,他在生物方面同样也有着非常高的天赋,可以说是三面开花了。”

    李明智又满脸得意地说道。

    ……

    关于公开了这种新型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源代码,并且详细描述它的设计框架和训练方法,以及《科学》杂志在见到周明的人工智能公司不仅公布了他们研制出了已经能够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还这种人工智能的源代码公布出来了之后,便立刻加急出了一份特别刊,就专门为了报道周明投给他们期刊的那篇【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研究及蛋白质设计应用】的稿件。

    而这一系列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球,这个传播速度可比周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相关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得多了。

    毕竟一个只不过在arxiv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证明过程的文章,而另一个却是不仅已经有了成果,还公布了源代码,并登上了《科学》这种世界级的顶尖期刊。

    “这个名为‘未来智能科技’的公司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大部分人从互联网中接收到一个来自华国的名为未来智能科技的公司,突然发布了一个最新型的能够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这条信息后,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成果有多么牛逼,毕竟他们不是研究这个的,不知道牛逼之处也很正常。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他们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公司是个什么东西?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说?而且一查该公司以前的产品,同样也查不到任何东西。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人现在都在研究这家就像是从天而降似的智能公司,经过有心人这么仔细一调查他们便发现,这个未来智能科技公司和去年新创建的原名为“未来科技”,后来改名为“未来生物科技”的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们不了解未来智能科技公司,却很了解虽然同样是去年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