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回归

    第155章 回归 (第2/3页)

周明,对周明说道:“而且,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走我的老路。留守儿童怎么样,你也是知道的,像你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听刘启然说完,这次低头陷入沉思的变成了周明。

    周明当然知道刘启然说的不想让他的孩子走他的老路,知道他说的自己这样的是少数是什么意思。

    刘启然说的这个,其实是农村大部分留守儿童所形成的怪圈,只有极少数开了聪明挂、运气挂的才能摆脱这个怪圈。

    这个怪圈是这样的,由于在农村种地赚不了多少钱,而且就算他们去县城里打工同样也赚不了几个钱,所以他们许多人只能外出去大城市里打工。

    很多人外出打工都不会带着孩子,只能将孩子放在老家留给他们的爸妈照顾,然后每个月将自己的工资寄回家,留着老人和孩子上学用,这样就有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所处环境差、农村教育也不行、缺乏长辈的管教等多种原因,能考上大学的并不算多,有些是像刘启然这样考不上高中的,有的则是考不上大学的,很多都直接外出打工去了,只有少部分人留在了当地。

    他们那些外出打工的,有的是去他们父母所在的城市打工,有的则是去另一所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城市打工,然后他们又会结婚,然后生子。

    这些长大的留守儿童所生下的孩子,他们有的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将其留在村里交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顾,有的则是带在身旁,还有的则是交给父母照顾。

    至此,这就形成了一个头尾相接的怪圈,这也是刘启然所说的周明知道的事情。

    而刘启然所说的不想让他的孩子走他的老路,便是说不想因为自己在厂里打工而没时间照顾孩子,便将孩子留在村里继续当一个留守儿童。

    他准备换一份能照顾孩子的工作,他希望能将自己的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而刘启然所说的像周明这样毕竟是少数,并不是指像周明这样当教授,并被中央台报道的是少数。

    毕竟就刘启然所认识的人里,像周明这样的也就周明这么一位了,除了周明之外不能说少数,只能说零。

    因此,刘启然所说而少数仅仅只是指考上大学。

    而且就刘启然所知,有一些比他们大的孩子虽然考上大学,而且已经毕业工作好几年了,但他们的生活并不比自己好太多,最起码没有给人一种天壤之别的感觉。

    周明这个时候又想到了自己,如果没有人生模拟器,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在这样一个怪圈里面呢?

    哦,对了,如果没有人生模拟器,自己倒是的确不会在这个怪圈里面。

    因为如果没有人生模拟器,周明二十多岁就猝死了,连老婆孩子都没有,这个他身上的怪圈自然也就消失了。

    淦!

    如果周明没有人生模拟器的时候也没有猝死,那么照他毕业准备继续待在金陵这边的想法,那么依照金陵这边的房价,他们一家想要买房恐怕得掏空一家人的积蓄才能付得起房子的首付。

    而且这房子还是那种在金陵已经算很便宜的房子了,至于学区房啥的,那就别想了,也就做梦能想想而已。

    付完首付,之后他们一家人就得一起还房贷。

    如果只靠周明一个人的工资还放贷,就他这个专业、这个学校,以及就他这四年混日子学到的那点东西,他一个月就是不吃不喝都付不起当月的放贷。

    “看来,自己得做点什么了,不过现在公司还抽不出余力来,得再发展一年。再发展一年,公司大概也能成长成世界级的了。”

    从刘启然所说的话里,周明想到了许多,最后他决定是要做些事情了。

    周明还记得,他在有一次使用人生模拟器后,人生模拟器对模拟中他的一生给出的评价中就有提到他是一位优秀的人民企业家,给予了普通学者们帮助,无私奉献的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他还建造学校,修建公路……

    虽说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