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提要求

    第192章 提要求 (第2/3页)

校长这个职务的。

    “之前我就听黄校长说过他下学期不会再担任金陵工业大学校长了,但是具体去哪里他当时也不清楚,没想到居然去了西北工业大学。

    清秋,你要不要早点毕业?”

    周明接过沈清秋的话说了一下黄校长的事情之后,便又她询问其了关于研究生毕业的事情。

    “毕业?你是说研究生毕业吗?我这才刚进来啊,你怎么就想到让我毕业了?你是不是想让我和你准备收的那些研究生一样,让陈老师也在我研一的时候就让我开始做毕业设计?”

    听周明说完后,沈清秋先是有些狐疑,随后便明白了周明是什么意思。

    “嗯。”周明点了点头。

    见周明点头,沈清秋有些为难地说道:“我没你那么聪明,虽然之前陈老师在去年夏令营之后就开始让我看书,我也看了一年多了,但是我感觉我现在对研究生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不懂,要不别那么早吧。”

    看沈清秋有些为难,周明只好又对她说道:“先定下毕业要做的实验和要写的论文,你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做实验。”

    沈清秋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周明的这个建议,要是真能早点毕业,她当然也不会拒绝,毕竟早点毕业就能够早点出来照顾奶奶了。

    这晚的这通电话周明和沈清秋聊了大概有两个多小时,最后到晚上十一点多钟的时候才睡。

    第二天一早起来,去到学校里,周明便在科大参与了庐州生命科学研究所实习文件的制定。

    “这项实习工作既可以给本科生们当做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勤工俭学的机会,让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同学能够借此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所以每个星期工作时间一定是要有要求的,而且时薪也不能太少。”

    参与制定实习文件的人此时都聚集在一个会议厅里,人数并不算多,周明作为庐州生命科学研究所未来的所长,所以很多事情也需要他来敲定。

    “那周教授觉得他们一个星期的工作时间最少需要满足多少才合适?这钱又该怎么给?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那些研究生、博士生,以及要招收的研究员们,他们带待遇又该如何安排呢?”

    有人对周明说道,钱自然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周明上午参加完庐州生命科学研究所实习文件制定的会议后,去食堂吃了个中饭,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没多久数院的院长李明智便找了过来。

    不过李明智这次过来找周明并不是那老一套的,向周明询问他自己要研究数学哪一块的事情的,而是来和周明商量数院奖金制定的事情的。

    原来,数院为了吸引优质的博士生,决定给来华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基础数学的博士生们增加保底收入。

    现在李明智初定的给科大数院来读基础数学的博士生,每人每年的保底收入为10万元人民币,原本李明智只需要开个会,和院里的其他领导们商量一番便能确定下来。

    不过,他最后想了想,还是决定来找周明,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毕竟李明智可是知道,白省上半年公布的吸引人才的政策里,有不少就是周明提出来的。

    从这相关政策发布出来到现在,特别是六月份的毕业季,白省确实多了不少其他地方跑过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既然他们数院有这样一位对这方面懂行的人,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抱着一种不问白不问的想法,李明智便找到了周明。

    “要是让我来说的话,那我肯定觉得10万人民币这个数目少了些,我认为还可以再涨五万,算上助研费、助教费和奖学金,每人每年保底可以定为15万。

    其实我觉得院长你既然要讨论给来我们科大数院读基础数学的博士生们每人每年保底收入,那么也可以同时讨论一些吸引有学问的学者们的待遇,毕竟只吸收优秀的生源那肯定也是不够的。”

    周明对李明智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并最后还补充了一句。

    “唉!”听周明说完,李明智叹了一口气对周明说道,“小周啊,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贵啊,给基础数学的博士生们每人每年保底收入涨到15万元人民币,这勉强可以。

    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要是再提高开销招揽一些其他数学界的知名学者,我们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啊。”

    李明智说完这些之后,周明没有立刻接话,而是沉默了片刻,想了想之后这才对李明智说道:“我可以赞助一笔钱,不过有一个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